[发明专利]一种管状结构与连接器装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33936.2 | 申请日: | 202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8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俞佳威;程灿;陶永昶;陈正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源医学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B25B11/02;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王月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状 结构 连接器 装配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状结构与连接器装配装置,包括:底座;相邻设置的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支撑台和所述第二支撑台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放置槽,另一个上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形成有固定槽,用以实现对管状结构的夹紧操作;手枪钻,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台远离所述第二支撑台的一侧,所述手枪钻适于带动所述连接器发生转动以及靠近所述第一支撑台的平动,在装配状态下,所述连接器的轴线与所述放置槽的轴线以及所述固定槽的轴线共线,通过驱动手枪钻带动连接器扩张管状结构的一端实现装配,改善了应用导管、导线技术的医疗设备在完成制备后可靠性弱、对后续的治疗造成风险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型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状结构与连接器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在人体器官中应用导管、导线技术以实现器官疾病的治疗越来越广泛。例如,在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时,可以采用球囊导管解除心瓣膜狭窄,解除冠状动脉、肾动脉及其他周围动脉狭窄等;在治疗非心血管系统疾病时,可以采用血管用导管来注射胶合剂以填塞动脉血管,从而治疗各种血管瘤。
在上述的医学设备中,通常会采用导管、导线等连接结构,这些结构通常包括主体段,在主体段的一端设置有操作端,在另一端设置有作用端。如球囊导管来说,其包括主体导管,在主体导管的一端设置有远端球囊,另一端设置有鲁尔接头。
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主体段与操作端或作用端之间的装配操作,通常采用主体段与操作端先通过间隙进行配合,然后再在二者直接通过粘结或者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上述的连接方式首先容易导致连接强度不足,导致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松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应用导管、导线技术的医疗设备在完成制备后可靠性弱、对后续的治疗造成风险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状结构与连接器装配装置,所述连接器的端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管状结构的内径,包括:
底座;
相邻设置的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支撑台和所述第二支撑台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放置槽;
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台和所述第二支撑台的其中另一个上,所述固定部上形成有固定槽,用以实现对管状结构的夹紧操作;
手枪钻,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台远离所述第二支撑台的一侧,端部设置有连接头,所述手枪钻适于带动所述连接头发生转动以及靠近所述第一支撑台的平动,在装配状态下,所述连接头的轴线与所述放置槽的轴线以及所述固定槽的轴线共线,所述连接头用以带动所述连接器进行转动。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与所述第一支撑台和/或所述第二支撑台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腰型长孔,所述第一支撑台可相对所述第二支撑台进行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台上设置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与所述第一支撑台之间形成夹紧所述连接器的空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台的顶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夹持部包括:
夹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台的上方,其上设置有若干通孔;
对应所述通孔设置的螺丝,与所述螺纹孔相连接;
对应所述螺丝设置的回位弹簧,两端分别顶靠所述夹块及所述螺丝。
优选的,所述固定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块以及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对应设置有所述固定槽;
所述第二支撑台上设置有下沉设置的容纳部,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容纳部中,所述第二支撑台上对应设置有螺纹通孔以及与所述螺纹通孔相配合的紧固把手,所述紧固把手适于相对所述螺纹通孔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相互靠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源医学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未经丹源医学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339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