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扭矩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33746.0 | 申请日: | 202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9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于长虹;巴特;刘元治;梁赫奇;霍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20/10 | 分类号: | B60W20/10;B60W20/16;B60W20/17;B60W10/06;B60W1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浩百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4 | 代理人: | 谢湘宁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扭矩 分配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扭矩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的驾驶数据,以及目标车辆的多个总成的状态数据,其中,多个总成包括:电池总成、发动机总成、电机总成;基于状态数据确定目标车辆的发动机目标扭矩初始值;基于驾驶数据对发动机目标扭矩初始值进行修正处理,得到发动机目标扭矩最终值;计算发动机实际扭矩值和驾驶员需求扭矩值,得到电机目标扭矩值,并基于发动机目标扭矩最终值和电机目标扭矩值完成扭矩分配,其中,发动机实际扭矩值基于发动机目标扭矩最终值确定得到。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扭矩分配方法没有同时考虑经济性与驾驶性,导致车辆实际行驶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扭矩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混合动力汽车的扭矩分配方法专利中通常都会以提高车辆的经济性为目的,同时考虑排放、NVH(噪声、振动、舒适性)、电量平衡等要求。
但是,现有的扭矩分配方法只考虑了各个总成的稳态效率,没有考虑各个总成的动态效率,导致车辆实际行驶的经济性不理想,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此外,现有的扭矩分配方法也没有考虑驾驶性要求,特别是半踩加速踏板到全踩加速踏板加速工况的动力连续性,导致该工况下发动机先工作在经济区域,由电机补偿未被满足的动力需求直至电机输出当前最大扭矩,再提高发动机扭矩输出,但发动机的扭矩响应速度远低于电机的,导致该工况下存在前后加速感受不一致的问题。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扭矩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以至少解决现有的扭矩分配方法没有同时考虑经济性与驾驶性,导致车辆实际行驶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扭矩分配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的驾驶数据,以及上述目标车辆的多个总成的状态数据,其中,上述多个总成包括:电池总成、发动机总成、电机总成;基于上述状态数据确定上述目标车辆的发动机目标扭矩初始值;基于上述驾驶数据对上述发动机目标扭矩初始值进行修正处理,得到发动机目标扭矩最终值;计算发动机实际扭矩值和驾驶员需求扭矩值,得到电机目标扭矩值,并基于上述发动机目标扭矩最终值和电机目标扭矩值完成扭矩分配,其中,上述发动机实际扭矩值基于上述发动机目标扭矩最终值确定得到。
可选的,在基于上述状态数据确定上述目标车辆的发动机目标扭矩初始值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基于上述状态数据中上述发动机总成的运行状态信息,判断上述发动机总成是否处于运行状态;若上述发动机总成处于未运行状态,则确定发动机目标扭矩最终值和发动机实际扭矩值为0,将上述目标车辆的上述驾驶员需求扭矩值作为上述电机目标扭矩值;若上述发动机总成处于运行状态,则基于上述状态数据确定上述目标车辆的发动机目标扭矩初始值。
可选的,上述基于上述状态数据确定上述目标车辆的发动机目标扭矩初始值,包括:获取上述目标车辆第一运行状态下的第一扭矩曲线,其中,上述第一运行状态为驾驶员踩油门(Tipin)时上述目标车辆的运行状态;获取上述目标车辆第二运行状态的第二扭矩曲线,其中上述第二运行状态为驾驶员收油门(Tipout)时上述目标车辆的运行状态;基于上述第一扭矩曲线和上述第二扭矩曲线确定发动机初始扭矩范围;基于上述发动机初始扭矩范围计算得到上述发动机目标扭矩初始值。
可选的,上述基于上述发动机目标扭矩范围计算得到上述发动机目标扭矩初始值,包括:在上述发动机目标扭矩范围内,根据上述状态数据中的发动机转速和上述驾驶员需求扭矩计算得到发动机目标扭矩初始值,完成一次发动机目标扭矩初始值计算处理;改变上述发动机转速和上述驾驶员需求扭矩,重复上述发动机目标扭矩初始值计算处理,得到上述发动机目标扭矩初始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337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