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雷达目标检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32647.0 | 申请日: | 202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66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晃;李继锋;朱文明;商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宇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56 | 分类号: | G01S13/56;G01S7/41;G01S7/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郑晓丹 |
地址: | 225006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机器 学习 雷达 目标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雷达目标检测系统及方法,涉及雷达目标检测技术领域,包括侦察无人机探测模块、天线设计模块、检测目标分析模块和监控报警模块;侦察无人机探测模块用于通过侦察无人机上安装的雷达向外探测目标,并验证所探测目标的真实性;天线设计模块用于对天线方向图进行优化,得到天线模型;检测目标分析模块用于根据目标的状态和第二侦察无人机的飞行轨迹,分析第二侦察无人机与目标的距离结果;增强了天线向一个特定方向收发信号的能力,能够灵活的设计出符合特定要求的天线,提高了第一侦察无人机检测目标的能力;同时根据目标的运动状态,第一侦察无人机发出干扰信号,从而避免第二侦察机探测到真实目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目标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雷达目标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侦查无人机,用于校射侦查;侦查无人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目标进行检测,例如传感器、雷达、摄像头等等,上述三种方式皆可以对目标进行检测核实,但是安装在侦查无人机上的传感器或者摄像头能够检测的距离很受限制,并不如雷达侦察目标不限距离;而为了增强雷达探测到目标的能力,需要对环境内的电磁波进行监测和干扰,作为电子对抗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线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更加高效地设计出符合指标要求的天线成了较为迫切的需求;而为了使得其他侦察无人机不探测到目标,需要实时检测侦察无人机的行为,防止侦察无人机干扰到真实目标,因此需要对上述问题进行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雷达目标检测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雷达目标检测系统,所述雷达目标检测系统包括侦察无人机探测模块、天线设计模块、检测目标分析模块和监控报警模块;
所述侦察无人机探测模块用于通过侦察无人机上安装的雷达向外探测目标,并验证所探测目标的真实性;
所述天线设计模块用于对天线方向图进行优化,得到天线模型;
所述检测目标分析模块用于根据目标的状态和第二侦察无人机的飞行轨迹,分析第二侦察无人机与目标的距离结果;
所述监控报警模块用于在核实到第二侦察无人机与目标相遇时,第一侦察无人机干扰第二侦察无人机的侦察方向;
所述侦察无人机探测模块与天线设计模块、检测目标分析模块和监控报警模块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侦察无人机探测模块包括发射天线、接收天线、目标验证单元;
所述发射天线用于向外发送电磁波以探测目标;
所述接收天线用于在检测到探测目标后,接收由所述探测目标触发所述电磁波后发送的回波信号;
所述目标验证单元用于解析回波信号,得到探测目标的真实性;
发射天线的输出端与接收天线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目标验证单元的输入端与接收天线的输出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天线设计模块包括电磁仿真调用单元、天线优化单元;
所述电磁仿真调用单元用调用电磁仿真软件对参数进行计算,得到天线的方向图;
所述天线优化单元用于建立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方向图,得到天线模型;
所述电磁仿真调用单元的输出端与天线优化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目标分析模块包括目标定位单元、目标状态分类单元、距离分析单元;
所述目标定位单元用于定位侦察无人机和目标所在位置;
所述目标状态分类单元用于依据目标所在位置分析目标的状态,目标的状态具体为静态或者动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宇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宇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326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