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的企业碳排能耗数据管理运营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32326.0 | 申请日: | 202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22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邹宏亮;王雪燕;左小草;叶烨;李登雕;蒋永亮;方燕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宏创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8 | 分类号: | G06F16/2458;G06F16/23;G06F16/26;G06F16/27;G06Q10/06;G06Q50/2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3 | 代理人: | 董世博 |
地址: | 3177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块 企业 能耗 数据管理 运营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企业碳排能耗数据管理运营系统及方法,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企业端口采集运营数据;S2:数据中控根据运营数据计算得到区域级生产指标和区域级预测数据;S3:数据中控判断区域级预测数据是否超过区域级目标数据,若是则根据区域级生产数据和区域级预测数据计算得到区域级减能耗任务和区域级减碳排任务;S4:数据中控根据企业级生产指标和区域级生产指标向企业分配企业级考核指标;S5:企业端口和区域级数据展示端口分别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处理技术,特指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企业碳排能耗数据管理运营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上越来越重视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的问题。而碳排放是环境污染中的一种重要的污染类型,碳排放带来了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
因此亟需搭建一个连通各侧并且可实现各侧信息数据交互、各侧信息数据分析、各侧信息数据共享以及集成信息数据分析的数据平台。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企业碳排能耗数据管理运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区块链的企业碳排能耗数据管理运营方法,包括:
S1:企业端口采集运营数据,将运营数据发送至数据中控,其中,运营数据包括企业的用水数据、用电数据、用煤数据、用气数据、用热数据、产值数据和设备数据;
S2:数据中控将运营数据代入智能生产核算模型计算得到企业级生产指标,将区域内所有的企业级生产指标进行累加获得区域级生产指标,将区域级生产指标代入预测算法计算得到区域级预测数据,其中,生产指标包括碳排放指标、能耗指标和经济指标,区域指的是由一定地域范围内所有企业端口组成的集合;
S3:数据中控上预先设置有区域级目标数据,判断区域级预测数据是否超过区域级目标数据,若是则将区域级生产数据和区域级预测数据之间的差值代入规划算法计算得到区域级减能耗任务和区域级减碳排任务;
S4:数据中控根据企业级生产指标和区域级生产指标计算得到企业级减能耗潜力值和企业级减碳排潜力值,根据企业级减能耗潜力值和企业级减碳排潜力值对区域级减能耗任务和区域级减碳排任务进行分配得到企业级考核指标,将企业级考核指标发送至对应的企业端口,将区域级生产指标、区域级预测数据、区域级减能耗任务、区域级减碳排任务和企业级考核指标发送至区域级数据展示端口;
S5:企业端口对企业级运营数据和企业级考核指标进行可视化展示,区域级数据展示端口对区域级生产指标、区域级预测数据、区域级减能耗任务、区域级减碳排任务和企业级考核指标进行可视化展示。
作为优选,所述S2的步骤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将生产计算公式编写成智能合约代码形式下的生产计算公式,其中,生产计算公式包括碳排放计算公式、能耗计算公式和经济计算公式;
S22:将智能合约代码形式下的生产计算公式编译在智能合约中得到智能生产核算模型,智能生产核算模型包括签名、时间戳和文件哈希值;
S23:将运营数据代入智能生产核算模型计算得到企业级生产指标,将企业级生产指标上传至区块链网络,其中,区块链网络包括区块链节点,区块链节点包括企业端口、数据中控和区域级数据展示端口。
作为优选,所述智能合约代码采用的是图灵完备的编程语言。
作为优选,所述碳排放计算公式为
其中,指的是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指的是化石燃料的种类,指的是第种化石燃料的平均低位发热量,指的是第种化石燃料的净消耗量,指的是第种化石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指的是第种化石燃料的碳氧化率,指的是温室气体的种类,指的是第种温室气体的泄漏量,指的是企业的净购入使用的电量,指的是区域内电网的年平均供电排放因子,指的是企业的净购入使用的热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宏创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未经台州宏创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323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