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水环境治理的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28331.4 | 申请日: | 202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8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缪成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缪成晨 |
主分类号: | B01D29/50 | 分类号: | B01D29/50;B01D35/12;B01D29/03;B01D29/96;B01D29/60;B01D29/9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水环境 治理 污水处理 装置 | ||
1.一种基于水环境治理的污水处理装置,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的一侧连通设有用于导入污水的U型沟槽(2),U型沟槽(2)的一侧设有污料收集池(3),U型沟槽(2)内安装有污水过滤装置(4),污水过滤装置(4)为两个,两个污水过滤装置(4)交替使用;
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固定支架(5),固定支架(5)上设有用于更换过滤装置(4)的吊装装置(6),污料收集池(3)上固定有第一推动装置(7),第一推动装置(7)用于推动过滤装置(4)使其内的污料倒入污料收集池(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环境治理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沟槽(2)的两侧内壁均设有U型滑槽(21),U型滑槽(21)的上方与外界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水环境治理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过滤装置(4)包括过滤框(41),过滤框(41)为镂空结构,在进行过滤时,过滤框(41)朝向远离沉淀池(1)一侧,过滤框(41)的上方固定有转动连接块(42),转动连接块(42)上转动设有第一转轴(43),第一转轴(43)上固定有矩形套(44);
所述第一转轴(43)与转动连接块(42)之间过盈配合,过滤框(41)的下方固定有阵列分布的配重块(46),在吊起污水过滤装置(4)时,过滤框(41)受到重力的作用,底面保持水平,过滤框(41)的两侧均设有矩形滑块(45),在进行安装污水过滤装置(4)时,将矩形滑块(45)从U型滑槽(21)靠近污料收集池(3)的一侧竖直滑轨内滑入,在拆除过滤装置(4)时,将矩形滑块(45)从U型滑槽(21)远离污料收集池(3)的一侧竖直滑轨内滑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水环境治理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5)包括L型支架(51),L型支架(51)的上方固定有F型支架(5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水环境治理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装置(6)包括位于L型支架(51)上转动的轴套(61),轴套(61)上固定有第一齿轮(62),轴套(61)内套装有第一滑动杆(63),F型支架(52)上固定有第一气缸(64);
所述第一气缸(64)的输出轴与第一滑动杆(63)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滑动杆(63)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连接板(65),第一连接板(65)上转动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转轴(66),第二转轴(66)的一端设有第二齿轮(67),另一端贯穿第一连接板(65)固定有第二连接板(68);
所述第二齿轮(67)之间啮合设有第三齿轮(611),第三齿轮(611)的下方设有支撑环(612),支撑环(612)与第一连接板(65)接触,第三齿轮(611)的上方固定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滑动杆(613),第二滑动杆(613)的上方贯穿L型支架(51)固定有限位片(614);
所述第三齿轮(611)与第一齿轮(62)同轴线,F型支架(52)上固定有电机(615),电机(615)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与第一齿轮(62)啮合的第四齿轮(616),第二连接板(68)的下方固定有对称分布的连接块(69),连接块(69)上设有插孔(610);
所述污水处理装还包括插杆(10),在对过滤装置(4)进行吊装时,矩形套(44)位于对应的第二连接板(68)上的两插孔(610)之间,插杆(10)贯穿插孔(610)和矩形套(4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水环境治理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10)包括杆体(101),杆体(101)的上方设有凹槽(102),在对插杆(10)上提时,矩形套(44)陷入凹槽(102)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基于水环境治理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装置(7)包括固定在污料收集池(3)靠近沉淀池(1)一侧上方的竖直支撑板,竖直支撑板上固定有用于推动过滤框(41)旋转的第一伸缩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水环境治理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支架(51)的下方固定有第二推动装置(8),第二推动装置(8)包括固定在L型支架(51)下方的第二伸缩件(81),第二伸缩件(81)的输出轴上垂直设有第三伸缩件(8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缪成晨,未经缪成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2833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