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慧交通感知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26870.4 | 申请日: | 2022-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9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 发明(设计)人: | 袁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莲 |
| 主分类号: | G08G1/017 | 分类号: | G08G1/017;G08G1/095;H04N5/232;B08B5/02;E01F1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3009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慧 交通 感知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智慧交通感知系统,包括:交通信号灯、预埋箱、支撑杆和人体识别摄像头;所述人体识别摄像头和所述交通信号灯之间设置有预警触发机构。本发明在交通信号灯人行绿灯最后几秒倒计时期间,设置的人体识别摄像头启动,此时若存在行人走上人行斑马线需要通行,人体识别摄像头则产生反馈致使埋设在人行斑马线两侧地面中的防护栏升起,该防护栏仅遮挡在单个行人的两侧,避免中途变为禁止人行红灯时,一些车辆起步未观察到仍有行人在通行而产生事故,同时依靠人体跟踪摄像头识别通行人员,从而驱动防护栏跟随行人一起运动,即仅阻断行人实时移动的位置,其余位置仍可正常通行车辆,实现智慧化安全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交通技术领域,具体为智慧交通感知系统。
背景技术
感知系统即用于感知某种场景或者行为变化,并且产生相应的反馈,现如今很多领域场景均会设置相应的感知系统,例如交通道路上就会设置相应的感知系统感知检测交通状况,常见的交通感知系统主要依靠摄像头拍摄识别实现;
一般在行人的斑马线处设置的感知摄像头仅拍摄通行情况,进行人流量记录,但是无法有效预警保护行人,特别是在管控人行的交通信号灯的绿灯进入最后几秒倒计时时,经常会出现行人抢时间通过斑马线,而此过程中十分危险,因为时间较短,行人很有可能无法通过斑马线,而准备起步的车辆如果未发现有人通过,则很容易造成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智慧交通感知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慧交通感知系统,包括:交通信号灯、预埋箱、支撑杆和人体识别摄像头;所述人体识别摄像头安装于所述支撑杆上侧,所述人体识别摄像头和所述交通信号灯之间设置有预警触发机构,所述人体识别摄像头和所述预埋箱之间连接有跟踪式防护机构;所述跟踪式防护机构包括:第一电动伸缩杆、推顶筒、防护栏、固定支撑托板、滑行导轨、电动滑行机构、人体跟踪摄像头和复位回收机构;所述固定支撑托板水平固定连接在所述预埋箱的内侧,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竖直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撑托板上,所述人体识别摄像头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控制电路,所述推顶筒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所述电动滑行机构连接在所述防护栏下侧,所述滑行导轨水平固定连接至所述预埋箱内,并且所述滑行导轨处于所述防护栏的上侧,所述人体跟踪摄像头安装在所述防护栏上,所述人体跟踪摄像头电连接所述电动滑行机构,所述复位回收机构配合连接在所述防护栏和所述固定支撑托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预警触发机构包括:信号反馈模块、计时器和启停器;所述交通信号灯配设有红灯控制单元和绿灯控制单元,所述红灯控制单元和所述绿灯控制单元均电连接有信号反馈模块,所述所述交通信号灯的绿灯控制单元电连接有计时器,所述计时器与所述绿灯控制单元的所述信号反馈模块电连接,所述人体识别摄像头电连接有所述启停器,所述计时器电连接所述启停器,所述红灯控制单元的所述信号反馈模块电连接所述启停器。
进一步的,所述滑行导轨包括:导轨主体和条形通口;所述导轨主体的前后边沿均向上翻折,同时所述条形通口水平开设于所述导轨主体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栏的两侧水平固定连接有架板,所述架板水平架设在所述导轨主体的翻折边沿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滑行机构包括:限位块、轮架、滚轮和驱动电机;所述限位块成对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护栏的下端前后侧,每个所述限位块下方的所述防护栏外壁上水平连接有所述轮架,所述轮架抵触在所述限位块的下侧,所述滚轮转动连接在所述轮架的末端,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轮架上,并且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端与所述滚轮的转动端连接,同时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人体跟踪摄像头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莲,未经袁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268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草莓无土栽培循环灌溉系统
- 下一篇:智能芯片测试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