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监测数据采集处理的喷雾机对行施药定位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619997.3 | 申请日: | 2022-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0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 发明(设计)人: | 石雨欣;龚艳;张晓;陈晓;刘德江;王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乐羽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6 | 代理人: | 朱磊 |
| 地址: | 21001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监测 数据 采集 处理 喷雾机 施药 定位 方法 | ||
1.一种基于监测数据采集处理的喷雾机对行施药定位方法,所述喷雾机包括安置在行走单元上的施药装置以及激光发射线与前行方向成预定夹角的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施药装置的药箱通过泵阀装置通往离心雾化器;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的信号输出通过智能控制器件接施药装置执行器件的驱动受控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器件按以下步骤进行施药定位:
第一步、采集初始信号——从起始处采集反馈的激光信号初始测距值;
第二步、判断将施药行——判断初始测距值是否突然变大,如是则进行下一步;否则返回第一步;
第三步、获取第一有效值——从将施药行采集反馈的激光信号实际测距值,判断实际测距值是否处于第一预设区间,如否则继续采集判断;如是则将此次的实际测距值作为第一有效测距值,进行下一步;
第四步、获取第二有效值——继续采集反馈的激光信号实际测距值,判断实际测距值是否处于小于第一预设区间的第二预设区间,如否则继续采集判断;如是则将此次的实际测距值作为第二有效测距值,进行下一步;
第五步、确定施药点位——按以下算式计算理想施药点位:
S=[(x1+L1cosα)+(x2+L2cosα)]/2
式中:
S ——起始处至理想施药点位的位移,mm;
x1——起始处至第一次测得有效测距值的位移,mm;
L1——第一次测得的有效测距值,mm;
x2——起始处至第二次测得有效测距值的位移,mm;
L2——第二次测得的有效测距值,mm;
α——激光发射线与前行方向的预定夹角α;
当(A+C)/2B<2时,α取75°,否则α取60°;
式中:
A——喷雾距离;
B——行距;
C——株距;
进行下一步;
第六步、行进到位施药——待喷雾机从起始处行进至理想施药点位时驻车,启动施药装置按预定量施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监测数据采集处理的喷雾机对行施药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与所述离心雾化器的安装距离D满足:D>A/cosα。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基于监测数据采集处理的喷雾机对行施药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区间和第二预设区间分别为下式确定的第一最大测距有效值Lmax1和最小测距有效值Lmin以及第二最大测距有效值Lmax2和最小测距有效值Lmin之间的区间:
Lmin=(A-E/2)/sinα;
Lmax1=B/cosα;
Lmax2=L1+E/2sinα;
式中:
E——平均株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监测数据采集处理的喷雾机对行施药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药装置执行器件包括隔膜泵、离心雾化器和风机,所述药箱的输液管经流量计和隔膜泵后,通过电磁阀组接至离心雾化器;所述离心雾化器位于风筒上端,所述风筒下部安置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监测数据采集处理的喷雾机对行施药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机的至少一侧装有水平的传感器导轨,所述传感器导轨与平动支架构成可锁定的移动副,所述平动支架和垂直旋转支架构成可锁定的铰链副,与激光测距传感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1999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