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高稳定性线粒体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18852.1 | 申请日: | 2022-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7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程国辉;陈明慧;王玉鑫;汤武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医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409/06 | 分类号: | C07D409/06;C09K11/06;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徐州先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55 | 代理人: | 陈俊杰 |
| 地址: | 22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稳定性 线粒体 荧光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高稳定性线粒体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方法包括:1)将4‑溴‑三苯胺、4‑甲酰苯基硼酸、双三苯基磷二氯化钯、碳酸钾混合于30‑60mL四氢呋喃中,将混合物在50‑65℃搅拌反应20‑25h,分离;2)将4‑甲基吡啶和2‑溴乙醇溶于30‑50mL乙腈中,75‑90℃加热回流18‑30h,减压除溶剂,再经乙醚沉淀;3)将制得的5‑(4‑(二苯基氨基)苯基)噻吩‑2‑甲醛、1‑(2‑羟乙基)‑4‑甲基吡啶‑溴化物和哌啶加入到30‑50mL氯仿中,于50‑65℃加热回流反应10‑15h,经乙醚沉淀得到线粒体荧光探针。本发明能直观、高效地检测线粒体形态及数量的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高稳定性线粒体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荧光探针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线粒体存在于大多数真核细胞中,是细胞的“能量工厂”,负责细胞能量的供给和储藏。糖类、脂肪、氨基酸最终在线粒体中被氧化并释放能量。除了能量供给,线粒体还调节细胞代谢与增值并控制细胞程序性死亡,是影响细胞生理活动及病理活动的重要细胞器。因此,线粒体靶向探针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理想的线粒体靶向探针应该在细胞其他位置不发射荧光,仅在线粒体部位发射荧光,实现线粒体成像。除此之外,线粒体探针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在被激发光激发后保持高度的稳定性。目前已有商业化的荧光探针,诸如MitoTracker Red FM(MTR),MitoTracker Green FM(MTG),TMRM,TMRE和JC-1等,尽管也具有良好的线粒体成像效果,但是在被激发光照射成像时往往耐光漂白性较差,仅照射几分钟探针会发生变形,失去成像能力。因此,需要开发制备程序简单、线粒体成像能力好、光稳定性强的荧光探针,并适用于活细胞内的线粒体靶向成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高稳定性线粒体荧光探针,能够高保真度的成像线粒体。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新型高稳定性线粒体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具有极简单的合成工艺,极低的成本,极高的产率。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新型高稳定性线粒体荧光探针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新型高稳定性线粒体荧光探针,其结构式为: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新型高稳定性线粒体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4-溴-三苯胺1.5-2g、4-甲酰苯基硼酸1.2-1.8g、双三苯基磷二氯化钯0.1-0.5g、碳酸钾2-5g混合于30-60mL四氢呋喃中,然后将混合物在50-65℃搅拌反应20-25h,分离得到5-(4-(二苯基氨基)苯基)噻吩-2-甲醛;
2)将4-甲基吡啶2-3g和2-溴乙醇3-6g溶于30-50mL乙腈中,75-90℃加热回流18-30h,减压除溶剂,经乙醚沉淀得到1-(2-羟乙基)-4-甲基吡啶-溴化物;
3)将制得的5-(4-(二苯基氨基)苯基)噻吩-2-甲醛1-2g、1-(2-羟乙基)-4-甲基吡啶-溴化物1-2g和哌啶1-3滴加入到30-50mL氯仿中,于50-65℃加热回流反应10-15h,经乙醚沉淀得到所述新型高稳定性线粒体荧光探针。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1)中4-溴-三苯胺1.8g、4-甲酰苯基硼酸1.5g、双三苯基磷二氯化钯0.33g、碳酸钾3.24g混合于四氢呋喃50mL中。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1)中采用柱层析分离得到5-(4-(二苯基氨基)苯基)噻吩-2-甲醛。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2)中4-甲基吡啶2.5g和2-溴乙醇5g溶于40mL乙腈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医科大学,未经徐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188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