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桑叶黑茶固体饮料的生产工艺及在制备降脂减肥的制剂中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17467.5 | 申请日: | 2022-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8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 发明(设计)人: | 汤荃荃;滕建造;刘子龙;刘德时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艾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30 | 分类号: | A23F3/30;A23F3/16;A23F3/18;A23L33/105;A61K36/82;A61P3/04;A61P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文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51 | 代理人: | 刘江良 | 
| 地址: | 410300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两型产业园***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桑叶 固体 饮料 生产工艺 制备 减肥 制剂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功能食品和饮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桑叶黑茶固体饮料的生产工艺及在制备降脂减肥的制剂中的应用。实验研究表明,本发明桑叶黑茶固体饮料对高脂饮食肥胖小鼠的降脂减肥作用,还能够有效抑制F/B值升高,回调有益菌的丰度,有效改善因高脂饮食导致的肠道菌群紊乱,因而能够用于降脂减肥,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食品和饮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桑叶黑茶固体饮料的生产工艺及在制备降脂减肥的制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当前社会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导致了超重、肥胖等一系列问题出现,与肥胖相关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饮食干预是治疗肥胖的重要非药物手段,从我国丰富的天然产物资源中筛选具有降脂减肥作用的膳食功能因子,开发固体饮料或者功能食品,从而干预肥胖的发展成为重要的饮食发展趋势。
黑茶作为我国特有的后发酵茶,在细胞培养、动物模型和人群临床实验中,均表现出良好的调节代谢综合征[2]及肠道菌群[3,4]等功能,其减肥功效显著。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是绿茶中含量最高的儿茶素单体[5,6],可通过调节食欲[7],影响棕色脂肪组织活性[8],抑制脂肪细胞增殖分化[9]与脂滴积累[10]等多个途径减轻体重降低体脂。茶黄素(Theaflavins,TF)是红茶发酵过程中儿茶素进一步氧化产物,研究表明茶黄素可有效抑制脂肪酸的积累[11],抑制脂肪酶表达[12],与茶红素、茶褐素联用还可正向调节试验动物的肠道菌群种类和丰度[3],从多个方面辅助降脂减肥。
桑叶早在2002年被国家卫生部法监司列为新资源食品,成为药食同源的天然植物。其主要活性成分桑叶黄酮、桑叶多糖、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rijimycin,DNJ)等,通过抑制脂肪酶[13]、糖苷酶[14]、增加脂联素抑制脂质过氧化[15]等途径减少脂肪合成,加速脂肪代谢,同时调节肠道菌群[16],从而达到降脂减肥效果。我国为茶叶与桑叶种植大国,充分开发两者资源及其它功能成分进行降脂减肥产品的开发,对振兴乡村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对广大肥胖患者是福音。该固体饮料具体通过何种机制调节HFD小鼠肠道菌群达到降脂减肥作用,仍需深入探究,以进一步提高和清晰解析其减肥效果及作用机理。
参考文献
[1]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J].营养学报,2020,42(06):521.
[2]李勤,黄建安,傅冬和,等.茶叶减肥及对人体代谢综合征的预防功效[J].中国茶叶,2019,41(05):7-13.
[3]蒋慧颖,马玉仙,曾文治,等.茶黄素、茶红素与茶褐素对高脂饮食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8,39(20):274-279+351.
[4]徐正刚,吴良,刘石泉,等.黑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生物学杂志[J].2019,36(03):92-95.
[5]宛晓春.茶叶生物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6]严煜钧,刘仲华,林勇,等.茶叶中EGCG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调脂保肝作用研究[J].茶叶科学,2014,(3):221-229.
[7]刘冬敏,黄建安,刘仲华,等.茶及其多酚类化合物调节肥胖及并存症的研究进展[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38(12):5603-56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艾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艾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174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