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桩基低应变检测的测量仪器及现场监督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15657.3 | 申请日: | 202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0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罗帅;梁浩;谈小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麻城市方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G01N3/02;G01N3/303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7 | 代理人: | 钱春虎 |
地址: | 4383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基 应变 检测 测量 仪器 现场 监督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桩基低应变检测的测量仪器及现场监督系统,包括连接盘、冲击机构和低应变桩基动测仪,所述连接盘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转盘,转盘与竖直设置的低应变桩基动测仪滑动连接,低应变桩基动测仪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低应变桩基动测仪的底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环,且连接环的顶面与多个第一弹簧底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顶端与转动环底面固定连接,转动环固定连接在低应变桩基动测仪的外壁上,连接盘的另一端嵌入式转动安装有万向球,万向球内螺纹连接有冲击机构。本发明使低应变桩基动测仪在测量时能够紧贴在桩基上,从而提高本测量仪器的测量精度和测量效果,且能够自由调节冲击机构的方向和角度,有效提高了本测量仪器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检测装置,具体是一种桩基低应变检测的测量仪器及现场监督系统。
背景技术
工程检测是为保障已建、在建、将建的建筑工程安全,在建设全过程中对与建筑物有关的地基、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建筑结构进行测试的一项重要工作。地基结构检测研究院包括基坑监测,桩基检测等等地基基础工程。具体桩基检测(高应变、低应变、钻芯检测以及静载试验),基坑监测,基坑支护等等。桩基工程质量检测内容。灌注桩的施工分为成孔和成桩两部分,因而对桩基的检测便可分为成孔质量检测和成桩质量检测两大部分。其中成孔是灌注桩施工中的第一个环节。成孔作业由于是在地下、水下完成,质量控制难度大,复杂的地质条件或施工中的失误都有可能产生塌孔、缩径、桩孔偏斜、沉渣过厚等问题。成桩质量检测又可分为承载力检测和对完整性检测。
在桩基工程质量检测时,经常采用基桩低应变检测方式对桩基础中的基桩桩身结构完整性进行检测。现有的检测方式一般是采用检测锤敲击基桩,通过仪器检测基桩的波动来判断质量。但人工敲击基桩需要较大的力,受到的反震力也较大,在基桩较多的情况下会使工人非常劳累,且人工敲击的力量会减弱,使检测的数据不稳定。
在专利号为CN 109811808 B的发明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基桩低应变检测的测量仪器及现场监督系统。该发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的问题,但是在实际使用中,需要设置多个冲击筒,结构复杂,而且难以保证冲击筒和桩基之间的垂直度,会严重影响测量仪器的测量精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桩基低应变检测的测量仪器及现场监督系统,来解决实际使用中,遇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桩基低应变检测的测量仪器,包括连接盘、冲击机构和低应变桩基动测仪,所述连接盘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转盘,转盘与竖直设置的与低应变桩基动测仪滑动连接,低应变桩基动测仪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低应变桩基动测仪的底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环,且连接环的顶面与多个均匀分布且竖直设置的第一弹簧底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顶端与转动环底面固定连接,转动环固定连接在低应变桩基动测仪的外壁上,连接盘的另一端嵌入式转动安装有万向球,万向球内螺纹连接有冲击机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通过第一弹簧的设计,使低应变桩基动测仪在测量时能够紧贴在桩基上,从而提高本测量仪器的测量精度和测量效果,而冲击机构通过万向球安装在连接盘的另一端,使冲击机构在冲击桩基时,能够自由调节冲击机构的方向和角度,使冲击机构垂直于桩基的表面,从而进一步本测量仪器的测试效果,且冲击机构的高度便于调节,适用于对不同高度的桩基表面进行冲击测试,有效提高了本测量仪器的实用性,另外,在围绕低应变桩基动测仪周围测试时,保持低应变桩基动测仪不动,对连接盘进行转动,就能够对冲击机构的冲击点进行自由调节,实现多次测试的调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麻城市方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未经麻城市方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156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