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汽车快充冷却方法和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14437.9 | 申请日: | 2022-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87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 发明(设计)人: | 马运腾;陈丽君;韩佳朋;吕建丽;迟洪武;王琳琳;李磊;杨子卿;兰雪飞;韩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B60L53/18;B60H1/22 |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帅梦媛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汽车 冷却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新能源汽车快充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快充的开始信号时,通过整车控制器,控制水泵中的冷却液分别从多合一控制器的进水口和快充线束的液冷水套进口流入,并分别从所述多合一控制器的出水口和所述快充线束的液冷水套出口流出,所述快充线束指的是新能源汽车端的充电线,所述快充线束与所述多合一控制器串联,所述多合一控制器用于高压配电;
通过温度检测模块,确定所述快充线束的液冷水套中每一时刻冷却液的温度;
根据预设温度以及每一时刻冷却液的温度,调整每一时刻所述水泵的冷却液流出量,并流入所述快充线束的液冷水套入口;
当接收到暖风系统的开启信号时,控制从所述多合一控制器的出水口、所述快充线束的液冷水套出口以及电池冷却液循环系统中各自流出的冷却液进行汇流,作为总冷却液,控制所述总冷却液进入所述暖风系统,对所述新能源汽车的驾驶室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快充线束中每一快充线从内到外分别由高压电线、导热材料、液冷水套、填充材料以及外层包裹线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温度以及每一时刻冷却液的温度,调整每一时刻所述水泵的冷却液流出量,并流入所述快充线束的液冷水套入口,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温度和每一时刻冷却液的温度,确定第一温度差值;
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差值,确定对应时刻所述水泵的冷却液流出量,作为冷却液流出量;
根据所述冷却液流出量,控制所述水泵的冷却液流入所述快充线束的液冷水套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温度包括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温度和每一时刻冷却液的温度,确定第一温度差值,包括:
若任一时刻冷却液的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则将对应时刻冷却液的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作为所述第一温度差值;
若任一时刻冷却液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则将对应时刻冷却液的温度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作为所述第一温度差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冷却液流出量,控制所述水泵的冷却液流入所述快充线束的液冷水套入口,包括:
通过所述整车控制器,根据所述冷却液流出量,生成冷却液流出量调整信号;
根据所述冷却液流出量调整信号,控制所述水泵的冷却液流入所述快充线束的液冷水套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总冷却液进入所述暖风系统,对所述新能源汽车的驾驶室加热,包括:
确定所述暖风系统的第三预设温度与所述总冷却液的温度之间的差值,作为第二温度差值;
根据所述第二温度差值,控制PTC加热器对所述总冷却液进行加热,得到加热后的总冷却液;
通过所述整车控制器,控制所述加热后的总冷却液进入所述暖风系统,对所述新能源汽车的驾驶室加热。
7.一种新能源汽车快充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快充的开始信号时,通过整车控制器,控制水泵中的冷却液分别从多合一控制器的进水口和快充线束的液冷水套进口流入,并分别从所述多合一控制器的出水口和所述快充线束的液冷水套出口流出,所述快充线束指的是新能源汽车端的充电线,所述快充线束与所述多合一控制器串联,所述多合一控制器用于高压配电;
确定模块,用于通过温度检测模块,确定所述快充线束的液冷水套中每一时刻冷却液的温度;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温度以及每一时刻冷却液的温度,调整每一时刻所述水泵的冷却液流出量,并流入所述快充线束的液冷水套入口;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暖风系统的开启信号时,控制从所述多合一控制器的出水口、所述快充线束的液冷水套出口以及电池冷却液循环系统中各自流出的冷却液进行汇流,作为总冷却液,控制所述总冷却液进入所述暖风系统,对所述新能源汽车的驾驶室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1443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签名实现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