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冷却模块的声波测井集成接收声系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12727.X | 申请日: | 202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77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郝小龙;周静;鞠晓东;卢俊强;门百永;陈云霞;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7/017;G01V1/18;G01V1/16;G01V1/52 |
代理公司: | 西安正华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1 | 代理人: | 傅晓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 模块 声波测井 集成 接收 结构 | ||
1.一种含冷却模块的声波测井集成接收声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声波测井仪器串中的集成接收声系;
所述集成接收声系包括机械外壳、胶囊、至少一个接收站、上接口端头、下接口端头、机械耦合块、上转换连接头和下转换连接头;
所述胶囊设于机械外壳内;所述接收站设置于胶囊内,并通过机械耦合块分别与上接口端头和下接口端头相连;所述上接口端头与上转换连接头连接,下接口端头与下转换连接头相连;
所述机械耦合块通过卡槽钳位实现上接口端头与接收站之间、下接口端头与接收站之间的连接,并通过开口弹簧圈固定;
所述接收站包括接收站骨架、两组接收换能器、定位模块、电子线路模块和冷却模块;两组所述接收换能器均安装在接收站骨架的外表面,电子线路模块和冷却模块通过定位模块安装在接收站骨架的框架内;
每组接收换能器包括8个接收换能器,8个接收换能器间隔45°排列在集成接收声系的周向上,且接收换能器与机械外壳上的透声窗在周向上的位置一一对应;
所述接收换能器的信号线通过接收站骨架上的第一过线孔、限位螺栓上的第二过线孔和电子线路骨架上的第三过线孔与电路板连接;所述电路板通过第二螺钉安装在电子线路骨架上;
所述定位模块包括两个限位块、限位螺栓和限位螺母;两个限位块安装于接收站骨架内侧;限位螺栓一侧与限位块连接,另一侧与电子线路骨架相连,以微调冷却模块和电子线路模块在接收站轴向上的位置;
所述冷却模块包括绝热室和冷却器;
所述绝热室通过两侧的限位螺母固定在电子线路骨架上,冷却器通过第三螺钉安装在绝热室上;所述电子线路骨架通过限位块和限位螺栓定位在接收站骨架内,电子线路骨架两端设有与绝热室外部连通的过线与过液通道;
所述绝热室包括绝热室主体和两个绝热室门;所述绝热室门通过限位螺母与绝热室主体紧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冷却模块的声波测井集成接收声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室内部电子线路骨架的部分段的横截面为正方形,以安装4块模拟通道板;所述绝热室内的控制板固定在电子线路骨架的中部,以控制8块模拟通道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冷却模块的声波测井集成接收声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安装在绝热室轴向中部、且周向间隔180°的两个安装平面上;所述冷却器的热端安装在绝热室外侧,其冷端安装在绝热室内侧;所述冷却器为独立式冷却器;多个独立式冷却器进行级联并封装以形成级联式冷却器;所述冷却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独立式冷却器和至少一个级联式冷却器;独立式冷却器和级联式冷却器受控于接收站中的冷却器控制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冷却模块的声波测井集成接收声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口端头和下接口端头通过第一螺钉固定在机械外壳上,上接口端头和下接口端头上均开设有循环油孔;所述胶囊两端通过扎带与上接口端头和下接口端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冷却模块的声波测井集成接收声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换连接头包括上转接头主体和3个母头连接器;所述上转接头主体的外部为机械筒,其内部集成有密封承压连接器;所述机械筒上设有凹槽式接触面,凹槽式接触面配合全氟橡胶O型圈,以实现上转换连接头和上接口端头之间的密封;
所述母头连接器通过圆形卡簧和定位销固定于转换连接头的轴向位置处;其中一个母头连接器安装在密封承压连接器的右侧,另外两个母头连接器安装在密封承压连接器的左侧,以将密封承压连接器的电气公头转换为电气母头并作为集成接收声系对外的电气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冷却模块的声波测井集成接收声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波测井仪器串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防转短节、遥测短节、主控短节、集成接收声系、隔声体和集成发射声系;所述防转短节与井壁接触相连;所述遥测短节分别与地面系统和主控短节通信相连;所述主控短节接收遥测短节传递的地面命令,以控制发射声系和接收声系工作;所述发射声系集成有单极子和偶极子声源;
所述声波测井仪器串与电缆的一端相连,电缆的另一端跨过井架上的滑轮与地面上的测井车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石油大学,未经西安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1272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