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轮增压气道喷射汽油机燃烧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08657.0 | 申请日: | 2022-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0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蒲运平;郑建军;袁少伟;沈惠贤;王显刚;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B37/00 | 分类号: | F02B37/00;F02B37/2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田启爽 |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 增压 喷射 汽油机 燃烧 系统 | ||
1.一种涡轮增压气道喷射汽油机燃烧系统,包括经管路依次连接的空滤器(1)、压气机(2)、中冷器(3)、节气门(4)、进气歧管(5)以及发动机本体(6),还包括排气歧管(7)和涡轮机(8),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本体(6)具有第一汽缸(61)、第二汽缸(62)、第三汽缸(63)以及第四汽缸(64),所述排气歧管(7)包括第一排气分管(71)、第二排气分管(72)、第三排气分管(73)、第四排气分管(74)、第一排气合管(75)、第二排气合管(76)以及排气总管(77);所述第一排气分管(71)的首端与所述第一汽缸(61)连接,所述第四排气分管(74)的首端与所述第四汽缸(64)连接,所述第一排气分管(71)以及第四排气分管(74)的尾端均与所述第一排气合管(75)的首端连接;所述第二排气分管(72)的首端与所述第二汽缸(62)连接,所述第三排气分管(73)的首端与所述第三汽缸(63)连接,所述第二排气分管(72)以及第三排气分管(73)的尾端均与所述第二排气合管(76)的首端连接;所述第一排气合管(75)与所述第二排气合管(76)的尾端与所述排气总管(77)的首端连接,所述排气总管(77)的尾端与所述涡轮机(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气道喷射汽油机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元催化器(9)和旁通管路(10);所述涡轮机(8)经管路与所述三元催化器(9)连接;所述旁通管路(10)的首端与所述排气总管(77)连接,所述旁通管路(10)的尾端与所述三元催化器(9)连接,所述旁通管路(10)上设置有旁通阀(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轮增压气道喷射汽油机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阀(101)通过电机驱动,在起燃工况以及低负荷工况下,所述电机驱动旁通阀(101)至全开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气道喷射汽油机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歧管(7)集成在所述发动机本体(6)的汽缸盖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气道喷射汽油机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3)采用水冷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气道喷射汽油机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歧管(5)具有四条进气歧管气道(51),所述发动机本体(6)的汽缸盖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汽缸(61)、第二汽缸(62)、第三汽缸(63)以及第四汽缸(64)连接的四条高滚流进气道(65),四条所述进气歧管气道(51)的尾端分别与四条所述高滚流进气道(65)连接,并且各条所述进气歧管气道(51)的尾端内设置有截面控制装置(5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气道喷射汽油机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本体(6)的活塞采用平坦浅坑型活塞(66),所述平坦浅坑型活塞(66)的顶面设置有平坦浅坑(661)以及挤流区域(662),所述平坦浅坑(661)位于所述平坦浅坑型活塞(66)的顶面的中部,所述挤流区域(662)将所述平坦浅坑(661)包围在内,并且所述平坦浅坑(661)向下凹陷于所述挤流区域(66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涡轮增压气道喷射汽油机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坦浅坑(661)与所述挤流区域(662)之间设置有过渡圆角(663),所述平坦浅坑型活塞(66)的顶面还设置有四个气门避让坑(664),四个所述气门避让坑(664)向下凹陷于所述挤流区域(66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气道喷射汽油机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本体(6)还包括可变排量机油泵(67)和用于对活塞进行冷却的冷却喷嘴(69),由所述发动机本体(6)的链轮驱动所述可变排量机油泵(67),所述可变排量机油泵(67)可根据发动机所处工况调节机油压力;所述可变排量机油泵(67)通过主油道(68)为所述冷却喷嘴(69)提供机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0865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气候车网互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叠瓦式钢筋混凝土急流槽施工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