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页面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08561.4 | 申请日: | 2022-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8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昊宇;李冬冬;曾斌斌;蒋瑞;陈伟宏;王尧波;雷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携程旅游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8/30 | 分类号: | G06F8/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 31282 | 代理人: | 徐莉;钟宗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页面 管理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页面开发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页面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页面管理方法应用于基于跨平台移动应用开发框架RN开发的多页面结构,包括:响应于页面调用请求,解析所述页面调用请求的调用参数,获得所述调用参数对应的目标具体策略类;所述多页面结构基于策略模式,配置有多个具体策略类,每个所述具体策略类中配置对应RN页面的页面逻辑;调用所述目标具体策略类和所述多页面结构的视图组件,所述视图组件中配置所述多页面结构的显示样式;根据所述目标具体策略类中配置的页面逻辑和所述显示样式,加载生成目标RN页面。本发明能够实现多RN页面的逻辑解耦,以及RN页面的高效加载等管理流程,实现对多RN页面的有效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页面开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页面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React Native(简称RN)是一种跨平台移动应用开发框架,支持iOS(一种移动操作系统)和Android(一种移动操作系统)两大平台,具有丰富的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体验效果,已成为一种流行的移动开发技术,越来越多的移动应用使用RN进行页面开发。
目前针对RN页面的管理,在多RN页面的情况(例如直播场景)下,通过一个Manager(管理者)对象管理所有的RN页面,存在如下问题:所有RN页面的逻辑混写在一起,不仅代码冗余,导致对每个RN页面需要单独写一遍基础逻辑,而且不便于维护和扩展,每次修改一RN页面需要对每处逻辑进行改动,每次新增一RN页面需要新写一遍基础逻辑,此外耦合严重,导致页面调用复杂,影响客户端性能。
可见,目前的RN页面管理方式,无法实现对多RN页面的有效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页面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至少基于策略模式,将各RN页面的逻辑配置在不同的策略类中,使各RN页面具有内聚在自身策略类中的独立逻辑,不与其他业务逻辑耦合,实现各RN页面的逻辑独立,不仅避免代码冗余,提升开发效率,也便于后续维护和扩展,降低维护成本;此外,客户端在加载RN页面时,无需关注具体的页面逻辑,传入调用参数即可调用对应的策略类,基于调用的策略类和多页面结构的视图组件,能够高效地加载生成目标RN页面,提升客户端的性能体验,实现对多RN页面的有效管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页面管理方法,应用于基于跨平台移动应用开发框架RN开发的多页面结构,所述页面管理方法包括:响应于页面调用请求,解析所述页面调用请求的调用参数,获得所述调用参数对应的目标具体策略类;所述多页面结构基于策略模式,配置有多个具体策略类,每个所述具体策略类中配置对应RN页面的页面逻辑;调用所述目标具体策略类和所述多页面结构的视图组件,所述视图组件中配置所述多页面结构的显示样式;根据所述目标具体策略类中配置的页面逻辑和所述显示样式,加载生成目标RN页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页面结构还配置有上下文组件,所述上下文组件依赖所述视图组件和各所述具体策略类;所述上下文组件中,基于工厂模式,配置有调用参数与具体策略类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具体策略类中配置的页面逻辑包括:所述目标RN页面的加载逻辑、回调逻辑、移除逻辑和刷新逻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页面结构还配置有抽象策略类,各所述具体策略类继承所述抽象策略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页面管理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策略新增请求,在所述多页面结构中配置新增的具体策略类,使所述新增的具体策略类继承所述多页面结构的抽象策略类,并使所述多页面结构的上下文组件依赖所述新增的具体策略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页面管理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策略修改请求,修改所述多页面结构中对应的具体策略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携程旅游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携程旅游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085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