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核电设备摩擦力试验的自动化操作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08525.8 | 申请日: | 202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5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凌乐;舒华安;朱训;董明亮;赵君;黄安立;李龑;李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9/02 | 分类号: | G01N1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蒋斯琪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核电 设备 摩擦力 试验 自动化 操作 平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电设备摩擦力试验的自动化操作平台,包括变位机、产品提升旋转模块、产品位置检测模块、产品调平模块、钢丝绳提升模块、八角规导向模块、检验规模块、拉力测试模块、产品工装模块;通过变位机和产品提升旋转模块配合实现产品的上下旋转等姿态变化,通过产品位置检测模块获得产品检测位置状态,并提供给产品调平模块,产品调平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位置检测状态对产品安装的水平度进行调平;然后,通过八角规导向模块与钢丝绳提升模块配合进行八角规测试,检验规模块与拉力测试模块配合对产品摩擦力进行测试;本发明可实现特定核电设备摩擦力试验的全自动化操作,安全性高,测量精度高,能完全满足特定核电设备摩擦力试验的精度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定核电设备的摩擦力实验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核电设备摩擦力试验的自动化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核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已经逐渐被更加广泛的利用起来。然而,由于核能本身具备的危险性,对核能发电设备的可靠性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对于特定核电设备,作为核能发电设施中的关键环节,承担着重要的工作任务,要求其内表面摩擦力极小,因此在设备完工出厂前须进行摩擦力试验以确保其满足行业要求。
但是,现有的摩擦力试验平台存在较多问题:首先,结构设计比较单一,作业时需要行车、台架、工装、电动绞车、拉力测量仪等多个设备协调;其次,操作困难,需要多人配合完成操作;最后,试验报告的出具需手动完成。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地改进,使设备的自动化和实用性程度显著提高,以满足摩擦力试验的要求,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能源战略的建设实施添砖加瓦。
如,公开日为1984年12月18日,公开号为US4489036A,发明名称为核反应堆液压控制棒驱动装置摩擦力测量装置的美国专利文献,该技术方案针对核反应堆中控制棒驱动机构中液压系统部件的摩擦力,但是该装置仍然需要通过人工操作,并且操作人员还存在于有一定放射性环境中操作,所以属于较为原始测量液压系统部件摩擦力的装置。
再如,公开日为2022年01月04日,公开号为CN215414148U,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堆内构件摩擦力试验导向装置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该装置包括法兰板、导向套、压簧和锁定机构,该技术方案主要是针对具体的摩擦力试验的导向结构进行了改进。
公开日为2014年06月11日,公开号为CN203644404U,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核电堆内构件控制棒导向筒组件抽插阻力检测装置,公开了该检测装置包括基座、摆动梁、托架Ⅰ、托架Ⅱ、支座Ⅰ、支座Ⅱ、卷扬机构、双向角度测量仪、液压缸、缓冲组件、挂线架、配重组件、滑轮组件Ⅰ、滑轮组件Ⅱ、滑轮组件Ⅲ、调平机构、阻力检测机构、安全及控制机构和导向筒。该技术方案采用液压缸驱动摆动梁在0°到90°工作范围的翻转运动,采用称重显示器控制卷扬机拉动拉力传感器与模拟检验规同步匀速上升检测运动助力,并在线显示行程阻力并打印行程阻力曲线。但是,该装置采用的液压缸摆动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不能进行有效的准确的进行位置检测和位置调整,因此能达到的检测结果和实用检测效率并不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和人员成本。
可见,现有的摩擦力试验系统,并没有整体智能化的系统,还是存在投入一定的人力资源,同时还需要多模块协同工作,工作效率低,精确度也不高,上述的测试方式均不适用于现有核电设备的导向筒摩擦力测试和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核电设备摩擦力试验的自动化操作平台,可自动化进行摩擦力试验,安全性高,可实现特定核电设备摩擦力试验的全自动化操作,同时,测量精度高,能完全满足特定核电设备摩擦力试验的精度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核电设备摩擦力试验的自动化操作平台,包括安装于底座上的变位机、产品提升旋转模块、产品位置检测模块、产品调平模块、钢丝绳提升模块、八角规导向模块、检验规模块、拉力测试模块、产品工装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085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