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超微纳米气泡的气浮污水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07714.3 | 申请日: | 202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3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许婷;李文丹;赵张益;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24 |
代理公司: | 河南银隆律师事务所 41186 | 代理人: | 王帅可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纳米 气泡 污水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超微纳米气泡的气浮污水处理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基于超微纳米气泡的气浮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圆筒状的气浮池,所述气浮池的内部设置有气浮机,所述气浮池的正上方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其气浮池圆周方向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横板的底部设置有位于气浮池顶部的推板,且所述推板的底部延伸至气浮池的内部;将污水持续添加至气浮池的内部,并使污水逐渐由气浮池的顶部溢出进入溢水腔,而后通过气浮机对污水进行处理,使污水中的杂质由污水内部浮出至液面上方,随着溢出的污水进入溢水腔的内部,且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横板转动,使推板跟随转动横板在气浮池顶部旋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超微纳米气泡的气浮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气浮机是溶气系统在水中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使空气以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形式附着在悬浮物颗粒上,造成密度小于水的状态,利用浮力原理使其浮在水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水处理设备,气浮机分为超效浅层气浮机,涡凹气浮机,平流式气浮机,在给水、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方面都有应用,气浮机优点在于它固-液分离设备具有投资少、占地面极小、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管理方便等特点。
现有的污水处理所使用的气浮机,大多无法较好的对漂浮的杂质进行清理,通常需要人工清理,不仅劳动强度大,且清理效率较底,杂质不能够及时的进行清理容易在水面大量堆积,影响底部污水处理的处理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超微纳米气泡的气浮污水处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法较好的对漂浮的杂质进行清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基于超微纳米气泡的气浮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圆筒状的气浮池,所述气浮池的内部设置有气浮机,所述气浮池的正上方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其气浮池圆周方向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横板的底部设置有位于气浮池顶部的推板,且所述推板的底部延伸至气浮池的内部,所述气浮池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换装的壳体,所述壳体和气浮池之间设置有溢水腔,所述溢水腔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杂质过滤的滤板,所述横板的两端均设置有位于溢水腔内部的刮板,且所述刮板的底壁紧贴滤板设置,所述壳体和气浮池之间设置有用于污水回流的输送部件。
为了使得本发明具有较好的驱动横板转动的作用,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横板的中部,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撑架顶部。
为了使得本发明具有较好的使污水回流至气浮池的作用,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输送部件包括设置在气浮池一侧的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一侧设置有插接在壳体底部的循环管。
为了使得本发明具有较好的调节推板高度的作用,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螺纹筒,所述横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连接在螺纹筒内部的螺纹杆。
为了使得本发明具有较好的进行污水的添加以及排放的作用,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气浮池的侧壁分别插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且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内部均设置有阀门。
为了使得本发明具有较好的对杂物进行清理的作用,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位于滤板一侧的除杂管,所述除杂管的底部设置有除杂箱,所述除杂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收集盒,所述除杂管的顶端设置有密封盖,所述收集盒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握把。
为了使得本发明具有较好的对滤板进行支撑的作用,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滤板底部的支撑板。
为了使得本发明具有较好的对刮板进行拆卸的作用,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刮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插接在横板内部的丝杆,所述丝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位于横板顶部的紧固螺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077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