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沥青混凝土老化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07713.9 | 申请日: | 202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8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张茂花;马大男;崔继印;许荣华;李芝仪;刘大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因素 耦合 作用 沥青 混凝土 老化 试验装置 | ||
1.一种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沥青混凝土老化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包括制冷系统,试验箱,喷洒装置及控制装置,所述的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27,毛细管8,干燥过滤器7,冷凝器6,第一蒸发器3,第一连接管18,第二蒸发器9,第二连接管23,支撑钢丝35,回气管26和出气管25,所述的压缩机27上有工艺管口34,所述的压缩机27通过出气管25连接至冷凝器6,所述的冷凝器6连接有干燥过滤器7,所述的干燥过滤器7连接有毛细管8,所述的冷凝器6和干燥过滤器7及毛细管8位于试验箱体后侧的散热箱体10内,其散热箱体10的外层板1上均匀分布有散热孔17,所述的毛细管8通往试验箱体内外层板间连接有第一蒸发器18,所述的第一蒸发器18由支撑钢丝35固定在试验箱左侧内外层板间,所述的毛细管8通过第一连接管18穿过试验箱体后侧板层间连接至第二蒸发器9,所述的第二蒸发器9由支撑钢丝35固定在试验箱体右侧内外层板间,所述的第一蒸发器3和第二蒸发器9相互连接形成并联,连接至第二连接管23,所述的第二连接管23连接回气管26,所述的回气管26连接至压缩机27;所述的试验箱分为上部箱体,散热箱体10和下部箱体三个部分,上部箱体包括外层板1,保温隔热层2,加热板4及内层板5,所述上部箱体顶部有入/出气口13,所述的入/出气口13带有控制阀门,所述的入/出气口13通过气管14和气瓶15连接,所述的上部箱体顶部内侧有温湿感应器16,气体浓度传感器11和喷头12(可喷洒雾、水、酸、盐溶液等),所述的上部箱体内有紫外线灯管19,所述的上部箱体内有两层钢丝网盘20,箱体前面有门盖21,所述的门盖21上有把手22,所述的上部箱体下部左右侧有出/入水口24,所述的出/入水口24带有控制阀门;所述的下部箱体由外层板1构成,所述的外层板1上有散热孔17,所述的下部箱体内有压缩机27和高压微雾加湿器30,所述的下部箱体底部安装有滚轮28,所述的下部箱体前部有控制箱29,所述的散热箱体10位于整个试验箱体的后侧,所述的散热箱体10内有制冷系统;所述的喷洒装置包括高压微雾加湿器30,输水管31及喷头12,所述的高压微雾加湿器30连接有输水管31和第三连接管33,所述的输水管31与上部箱体的喷头12连接,所述的第三连接管33通往下部箱体外侧与水箱32连接,所述的水箱32有刻度;所述的控制箱29内有可视化控制装置,可视化控制装置包括电源控制开关,可视化湿度控制面板,可视化温度控制面板,可视化雾化控制面板及可视化气体浓度监测控制面板和紫外线强度控制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沥青混凝土老化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紫外线灯管19为耐腐蚀、绝缘材料,灯线布置于板层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沥青混凝土老化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微雾加湿器30和喷头12连接的管道布置于内外层板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沥青混凝土老化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箱29为可视化触屏显示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沥青混凝土老化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验箱和水箱32有刻度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0771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