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音量自动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04943.X | 申请日: | 202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86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谢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合赢上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22 | 分类号: | H04R1/22;H04B1/3822;H04B1/3827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艾晶 |
地址: | 528133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心科技工***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音量 自动控制 方法 装置 | ||
一种车辆音量自动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收音机当前状态信息,确定车辆内的收音机是否在打开状态;若在关闭状态下,则保持收音机原有状态,无需进行后续步骤;若在打开状态下,则获取当前有效导航卫星数据,根据有效导航卫星数据继续进行以下判断步骤:当有效导航卫星数量>预设数量Q时,或当有效导航卫星数量≤预设数量Q,且持续时间<预设时长T时,则保持收音机原音量不变;当有效导航卫星数量≤预设数量Q,且持续时间≥预设时长T时,则将收音机切换至静音状态。本发明的场景分析过程合理且严谨,可极大幅度地降低出现误判的可能性,且实现本发明技术方案无需引入额外器件增加额外的购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化汽车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音量自动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如果车辆进入隧道或地下停车场等卫星信号较弱场景后,收音机若在打开状态下,进入这些场地后,由于信号弱等环境影响,导致喇叭发出沙沙的杂音,影响驾驶员和乘客的体验感,需要调节音量开关。目前大部分车辆都配有汽车导航主机,但仍需通过手动操作导航主机来调节音量开关,以避免喇叭发出杂音。
现有手动调节方式存在较大的驾驶安全风险,在隧道或地下停车场等光线暗的情况下进行操作,极易因分神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例如在部分隧道限速100KM/h,如果驾驶员低头来操作调节,按照隧道中100KM/h计算,一秒钟车辆可以行使大概27.7米,存在非常危险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于提供一种车辆音量自动控制方法及装置,从汽车电子自动化控制角度,利用现有车载导航的硬件,对结构及后台算法进行改进,实现在上述场景下,避免手动操作主机,降低安全隐患,提升驾乘体验感。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一种车辆音量自动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收音机当前状态信息,确定车辆内的收音机是否在打开状态;若收音机在关闭状态下,则保持收音机原有状态及车载系统原有功能状态,无需进行后续步骤;若收音机在打开状态下,则获取当前有效导航卫星数据,根据有效导航卫星数据继续进行以下判断步骤:当有效导航卫星数量>预设数量Q时,或当有效导航卫星数量≤预设数量Q,且持续时间<预设时长T时,则保持收音机原音量不变;当有效导航卫星数量≤预设数量Q,且持续时间≥预设时长T时,则将收音机切换至静音状态。
较优地,将收音机切换至静音状态后,还可继续实时监测并获取有效导航卫星数据,判断有效导航卫星数据以重复进行以下步骤:当有效导航卫星数量>预设数量Q时,或当有效导航卫星数量≤预设数量Q,且持续时间<预设时长T时,则将收音机调回原正常音量;当有效导航卫星数量≤预设数量Q,且持续时间≥预设时长T时,则保持收音机静音状态。
其中,所述预设数量Q可为大于2的自然数。
其中,所述预设时长T可设定为2秒或2秒以上的持续时间。
根据上述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该方法的车辆音量自动控制装置,包括依序电连接的车载导航模块、信息采集单元、处理控制单元、收音模块及功放模块;所述车载导航模块还电连接有导航天线,所述收音模块还电连接有收音天线,所述功放模块还电连接喇叭模块;所述信息采集单元用于从车载导航模块获取收音机当前状态及有效导航卫星数据;所述处理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收音机当前状态和有效导航卫星数据,判定是否需要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所述收音模块用于接收处理控制单元的电信号指令,再将指令传递至功放模块,所述功放模块用于对喇叭模块执行调节音量的指令动作。
较优地,所述有效导航卫星数据包括有效导航卫星数量及监测到该有效导航卫星数量的持续时间。
其中,所述指令动作包括静音和恢复原正常音量。
本发明所产生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合赢上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合赢上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049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