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03027.4 | 申请日: | 202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7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邓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2 | 分类号: | H04W28/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吴欣蔚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中的 数据传输 方法 系统 装置 可读 存储 介质 | ||
1.一种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送设备,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确定自身与接收设备之间网络的当前网络状态;
若所述当前网络状态表征所述网络当前为正常网络,则调用传输协议中支持所述正常网络的第一拥塞控制算法进行网络数据传输;
若所述当前网络状态表征所述网络当前为弱网,则调用所述传输协议中支持所述弱网的第二拥塞控制算法进行网络数据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的网络状态包括时延、丢包率及抖动率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若当前网络状态表征所述网络当前为正常网络,则调用传输协议中支持所述正常网络的第一拥塞控制算法进行网络数据传输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网络状态判断所述网络当前是否为正常网络;
若是,则进入若所述当前网络状态表征所述网络当前为正常网络,则调用传输协议中支持所述正常网络的第一拥塞控制算法进行网络数据传输的步骤;
若否,则进入若所述当前网络状态表征所述网络当前为弱网,则调用所述传输协议中支持所述弱网的第二拥塞控制算法进行网络数据传输的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当前网络状态判断所述网络当前是否为正常网络,包括:
若所述网络的当前丢包率小于预设丢包率阈值,则确定所述网络当前为正常网络;
若所述当前丢包率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丢包率阈值、所述网络的当前时延小于预设时延阈值且所述网络的当前抖动率小于预设抖动率阈值,则确定所述网络当前为正常网络;
若所述当前丢包率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丢包率阈值且所述当前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时延阈值,或者所述当前丢包率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丢包率阈值且所述网络的当前抖动率大于或等于预设抖动率阈值,则确定所述网络当前为弱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自身与接收设备之间网络的当前网络状态之前,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一握手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握手信息包括所述发送设备支持使用的所有拥塞控制算法;
接收所述接收设备返回的第二握手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握手信息包括所述接收设备支持使用的所有拥塞控制算法;
判断所述第二握手信息和所述第一握手信息中是否包含相同的拥塞控制算法;
若是,则将握手成功信息发送至所述接收设备,并进入确定自身与接收设备之间网络的当前网络状态的步骤;
若否,则确定握手失败,不进入确定自身与接收设备之间网络的当前网络状态的步骤。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的断开信息时,停止网络数据传输操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调用目标拥塞控制算法进行网络数据传输,包括:
调用目标拥塞控制算法,以基于所述当前网络状态确定拥塞控制信息;其中,所述拥塞控制信息包括当前是否允许发送数据、当前允许发送数据的大小及发送速率;所述目标拥塞控制算法为所述第一拥塞控制算法或所述第二拥塞控制算法;
按照所述拥塞控制信息,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数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自身与接收设备之间网络的当前网络状态,包括:
在本次与所述接收设备传输数据之前,判断自身与所述接收设备是否为首次传输数据;
若是,则将预设初始网络状态作为所述网络的当前网络状态;
若否,则将上一次与所述接收设备传输数据时最终的网络状态作为所述网络的当前网络状态;
在本次与所述接收设备传输数据的过程中,周期性根据自身的数据发送情况和所述接收设备反馈的数据接收情况,重新确定并更新所述网络的当前网络状态,直至本次数据传输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0302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