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功能化表面改性的聚醚醚酮材料的制备方法和产品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600645.3 | 申请日: | 2022-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94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 发明(设计)人: | 高长有;王兆龙;董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J7/12 | 分类号: | C08J7/12;C08J7/14;C08L61/16;A61L27/54;A61L27/50;A61L27/34;A61L27/28;A61L27/1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万尾甜;韩介梅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功能 表面 改性 聚醚醚酮 材料 制备 方法 产品 应用 | ||
1.一种生物功能化表面改性的聚醚醚酮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为客制化聚醚醚酮材料,是通过注塑成型、3D打印、预浸工艺制备的具有特定形状且外层或整体为聚醚醚酮的材料,所述聚醚醚酮材料表面经生物功能化改性处理;所述的生物功能化改性处理为,聚醚醚酮材料经等离子体处理后,通过浸泡工艺将活化层化学接枝聚醚醚酮材料表面,其中,所述的浸泡工艺为:将经等离子体处理后的聚醚醚酮材料浸入酸溶液中通过酸化在表面产生羧基,再浸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活化的超支化聚赖氨酸溶液中使羧基与超支化聚赖氨酸酰胺化反应形成带正电的涂层,最后浸入带负电的荧光成像分子和/或促生长药物溶液中与带负电的荧光分子和/或促生长药物非共价负载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功能化表面改性的聚醚醚酮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醚醚酮材料能够作为一种人工骨修复植入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功能化表面改性的聚醚醚酮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酸化所用的酸为:硫酸、丙烯酸、磷酸、乙酸中的至少一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功能化表面改性的聚醚醚酮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荧光分子为异硫氰酸荧光素、FAM马来酰亚胺、罗丹明、磺酰罗丹明 101、5-羧甲基罗丹明、1-氨基萘-8-羧酸德克萨斯红、5-(碘乙酰胺基)荧光素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功能化表面改性的聚醚醚酮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促生长药物为他克莫司、普立宁钾、奥拉西坦、阿仑膦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生物功能化表面改性的聚醚醚酮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聚醚醚酮材料经过等离子体处理后与丙烯酸结合,再与超支化聚赖氨酸共价反应,与荧光分子和促生长药物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最终形成稳定的表面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生物功能化表面改性的聚醚醚酮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将聚醚醚酮通过注塑成型、3D打印、预浸工艺制备成修复区域所需形状;
2)活化表面:将聚醚醚酮材料放置在等离子体处理仪中进行表面活化;
3)共价结合:经等离子体处理过的聚醚醚酮材料立即放置于按重量计0.1-5mol/L丙烯酸溶液中,加热,取出并用水冲洗三次;配制超支化聚赖氨酸溶液,加入10-50份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活化,再加入10-50份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化,放入丙烯酸处理过的聚醚醚酮,常温反应过夜,取出后水冲洗三次,干燥;
4)非共价负载:将1-10份带负电的荧光分子或者促生长药物配制成溶液,将聚醚醚酮放入,搅拌,取出干燥,得到生物功能化表面改性的聚醚醚酮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0064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