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竹纤维改性PE或PP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98533.9 | 申请日: | 202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24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曹选勇;张玉平;龙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协成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97/02;C08L5/08;C08L51/06;C08K9/04;C08K3/04;C08K3/16;C08K5/5419;C08L51/04;C08K5/52;C08L23/12;C08K5/10;C08J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金冬 |
地址: | 423000 湖南省郴州***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竹纤维 改性 pe pp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竹纤维改性PE或PP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30~70质量份的改性竹纤维、25~65质量份的PE或PP混配料、3~10质量份的有机高分子处理剂、0.55~1.2质量份的加工助剂。本发明在于通过PE混配料的配方优化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加工温度,改善了流动加工性,从而减少竹纤维的碳化与损伤;通过偶联剂的科学设计与结构优选,优化了竹纤维的表面处理,有效降低表面张力,改善了竹纤维分布的均匀性,增加其与聚合物基体PE或PP的界面结合强度,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这种复合材料可以通过挤出、压延和模压多种成型工艺,能应用于获得管材、型材、板材、片材等多种制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竹纤维改性PE或PP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竹纤维改性PE或PP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资源的短缺和环保问题的日益突出,对植物纤维的高值化和生态化应用已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并成为近年来新型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发重点之一。天然竹材的力学性能优越,其拉伸强度比除了麻以外的其他天然材料都高,非常适合于作为复合材料的增强相。此外竹子自身具有抗菌、抑菌、抗紫外、透气性好等特性,且竹子生长迅速、成材快、产量高,是一种资源丰富、生长周期短、环保功能强的可再生材料。因此,本发明致力于发明一种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环保型竹纤维改性PE或PP复合材料。
CN101880423 A公开了一种竹纤维或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将聚丙烯、竹纤维、相容剂和增塑剂按一定比例加入捏合机、密炼机或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混合后制成竹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再经过挤出成型、压延成型和模压成型等后道工序制得竹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片材、板材、管材或型材,可用于制作结构类、装饰类和包装类等制品。其优点是竹纤维是竹子经高温榨取竹油后的副产品,价格低廉、资源丰富,竹纤维或聚丙烯复合材料可进行挤出、压延和模压成型加工,材料性能可通过改变各组分的含量进行调节,增塑剂可提高竹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竹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木材和塑料,有利于资源环境的保护,但竹纤维与聚丙烯之间相容性差,原料组配效果差,制备的产品反而降低其力学性能,本发明对其进一步的改进处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然竹纤维改性PE或PP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然竹纤维改性PE或PP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30~70质量份的改性竹纤维、25~65质量份的PE或PP混配料、3~10质量份的有机高分子处理剂、0.55~1.2质量份的加工助剂。
优选地,所述PE或PP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50质量份的改性竹纤维、45质量份的PE或PP混配料、6.5质量份的有机高分子处理剂、0.90质量份的加工助剂。
优选地,所述改性竹纤维的改性方法为:
S11:将60~100目竹纤维经5~10%碱处理后,然后采用水洗,再用酸洗中和处理并干燥,得到竹纤维预处理料;
S12:然后再经90~110℃下干燥4~6h,在60~80℃下进行碳纳米管偶联剂混合液喷雾处理并经质子辐照后装袋密封,活化20h以上时间后,得到改性竹纤维。
优选地,所述碱采用NaOH或KOH,酸采用10%乙酸;
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或铝酸酯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其用量为竹纤维质量的1~3wt%。
优选地,所述碳纳米管偶联剂混合液喷雾处理的具体操作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协成管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协成管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85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厚铜HDI板制作工艺
- 下一篇:一种恒压开关阀及加工中心清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