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动物耳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98514.6 | 申请日: | 202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2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何国利;傅渝;杨杰;周文梁;黎光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御智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11/00 | 分类号: | A01K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封浪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动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动物耳标,设计畜牧业装备领域。耳标包括公标、母标和耳标固定针;公标上预留有至少一组孔位,耳标固定针的组数不多于孔位的组数;母标包括弹性体和固定件,弹性体由弹性材料制成,弹性体位于公标和固定件之间;各组耳标固定针的尾部分别穿过一组孔位、弹性体后,插入固定体,以使得耳标固定针的尾部无法脱离固定体;耳标固定针的头部被设计为无法穿过公标。本发明通过细针来穿透动物耳部,使得在动物耳部上留下的创口极小,发生耳部感染的概率极低,通过细针刺入固定体,抗拉能力较传统钉头卡接的方式更强,更不容易发生掉标事故。并且,本发的耳标能够自适应的形变,不会压迫动物耳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畜牧业装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创伤小、体积小、可活动、不易脱落的新型动物耳标。
背景技术
畜牧业耳标在我国畜牧业养殖、疫情监控、管理、保险、金融贷款等多个方面都具备重大意义,对畜牧业耳标的研究设计也层出不穷,传统耳钉式耳标以及在此基础上设计的二维码耳标、RFID耳标等使得畜牧业的智能程度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然而,目前的二维码耳标,RFID耳标等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易被污损、易发生气密性问题等,不能真正满足迫切的市场和监管需求。
目前动物耳标产品主要的问题是掉标率高和测温不准的问题,以猪只耳标为例,根据承德市动物免疫耳标脱离调查报告,猪的掉标率在14%,牛在7.36%,羊在18.8%,如此高的掉标率严重限制了动物耳标的推广和使用。这也使得很多智能器件-如测温器件-也是形同摆设。
此外,传统耳标(及在此基础上增设智能器件的耳标)的钉头由于需要穿透动物耳部,以及卡入公标限位设施内,尺寸必须设计得较大,通常直径需要达到6mm,这也导致了动物耳部的创口较大,易发感染。并且,耳标还需要设置标签、二维码、智能器件等,耳标整体的体积无法设计得多小,容易成为攻击目标。
总的来讲,现有的耳标存在以下不足:
1:传统耳标体积大,动物活动过程中容易刮蹭或卡到栅栏,导致掉标。
2:传统耳创口大,容易引起伤口感染。诱发动物相互撕咬耳标,导致掉标或耳标损坏。
3:传统耳标间距为固定的,动物生长过程中公母标越来越紧,导致动物身体不适,容易诱发耳部伤口感染,最终导致脱标。而现有的具备一定弹性空间的耳标属于通过结构设计实现耳标具有弹性空间的方式,容易老化失灵。
4:打标过程繁琐,且操作不便,容易打标失败,持续打标体力消耗大,容易打到边缘,形成脱落。
5:体征监测器件(如测温器件)很难贴紧耳朵测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动物耳标,以对动物耳部造成极小的创口,使耳标整体可小型化设计,减少掉标率,并且使公标和母标间的间距可自适应变化,使得两者一直紧贴动物耳部但不对其造成压迫。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动物耳标,包括公标、母标和耳标固定针;所述公标上预留有至少一组孔位,所述耳标固定针的组数不多于所述孔位的组数;所述母标包括弹性体和固定件,所述弹性体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弹性体位于所述公标和所述固定件之间;各组所述耳标固定针的尾部分别穿过一组所述孔位、所述弹性体后,插入所述固定体,以使得所述耳标固定针的尾部无法脱离所述固定体;所述耳标固定针的头部被设计为无法穿过所述公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御智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御智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85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协作机器人高精度多传感器融合测距系统
- 下一篇:一种砖块浸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