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立体栽培的日光人工导引云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98011.9 | 申请日: | 202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4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明;黄飞;刘汉文;贡亮;刘成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67/125 | 分类号: | H04L67/125;H04N7/18;G16Y40/10;G16Y40/30;A01G9/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立体 栽培 日光 人工 导引 控制系统 | ||
1.一种用于立体栽培的日光人工导引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追光系统、数据采集模块、视频监控模块、苗床移动控制系统和云控系统,其中:自动追光系统收集并传递阳光至室内,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室外光照强度数据并上传到云控系统,视频监控模块采集室内栽培工况图像并上传到云控系统,云控系统分析上传数据中的光照强度信息和植物生长的图像信息并与植物生长模型进行对比后控制苗床移动控制系统调整苗床位置和植物接受光照时间,使得植物得到最优周期性光照,最大利用光照促进植物生长;
所述的数据采集模块包括:三个分别采集水平地面光照强度数据、追光设备直射光照强度数据和输出散光器光照强度数据的光照传感器和数据通信模块,其中:数据通信模块将采集数据输出至云控系统;
所述的云控系统包括:云端管理模块和云控通信模块,其中:用户通过云端管理模块进行实时监测,系统分析上传数据中的光照强度信息和植物生长的图像信息,与植物生长模型进行对比后分别控制自动追光系统调整姿态、控制苗床移动控制系统调整苗床位姿,云控通信模块与自动追光系统和苗床移动控制系统进行数据和命令传输;
所述的自动追光系统包括:集光器、集成模块化光纤导光管、安全终端散光器及姿态控制系统,其中:位于室外的集光器设置于姿态控制系统上,收集阳光并通过集成模块化光纤导光管传递至位于室内的安全终端散光器,将阳光导入室内,姿态控制系统由一个绕轴旋转的水平旋转平台、一个绕y轴的旋转云台和控制器组成,控制器接收云控系统的指令控制集光器绕坐标z轴和坐标y轴旋转,从而调整集光器的朝向和倾角,使得在不同的时间段都能获得最大的光照强度;
所述的集光器上进一步设有透镜阵列;
所述的苗床移动控制系统包括:苗床、接受无线控制指令沿着轨道运行的双向小车及配套的多个轨道,其中:苗床放置在植物工厂的立体多层库中,双向小车接受云控系统的指令通过轨道将苗床移动至对应位置以接受太阳光光照,最大限度利用太阳光光照促进植物生长;
所述的数据采集模块包括:三个吸顶式光照度变送器和LTE669型4G模块,其中:三个光照度变送器分别布置在追光设备所在的地面、集光器所在平面和散光器下的轨道平面,分别采集水平地面光照强度数据、追光设备直射光照强度数据和输出散光器光照强度数据,采集数据经由485总线传输给LTE669型4G模块,LTE669型4G模块可以通过TP/TCP协议与云控系统间实现数据通信,将光照强度数据上传到云控系统;
所述的视频监控模块为互联网摄像装置,该互联网摄像装置将植物生长和接受光照实时信息上传到云控系统,实现云监控功能。
2.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立体栽培的日光人工导引云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1)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室外光照强度数据并上传到云控系统,云控系统分析数据后发出指令控制姿态控制系统调整集光器姿态从而获得最大光照强度;
2)云控系统控制苗床移动控制系统周期性地运输苗床到散光器下接受一段时间的光照,视频监控模块采集室内栽培工况图像并上传到云控系统;
3)云控系统分析上传数据中的光照强度信息和植物生长图像信息,然后与植物生长模型进行对比后控制苗床移动控制系统调整苗床位置和植物接受光照的时间,使得植物得到最优周期性光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801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