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有截骨导板的用于喉功能重建的个性化软骨修复支架的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97241.3 | 申请日: | 2022-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3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田卫东;李华年;陈立伟;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吉马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F2/04 | 分类号: | A61F2/04;A61B6/03;A61B6/00;A61F2/28;A61F2/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涛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有 导板 用于 功能 重建 个性化 软骨 修复 支架 数字化 设计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配有截骨导板的用于喉功能重建的个性化软骨修复支架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使用CT断层扫描技术获取患者喉腔面图像数据,将患者喉腔面图像数据采用医学三维重建方法重建患者三维病理数字模型,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截骨导板,所述截骨导板形态在喉软骨截骨区域与截骨区域原软骨组织外表面形态高度匹配,以实现紧密贴合;所述截骨导板对应非截骨区域的位置上设置有与软骨组织安装的装订孔,以用螺钉穿过所述装订孔及软骨组织上的钉孔将截骨导板安装固定在残留的非截骨区域的软骨组织上;
第二步、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方法根据已完成的数字模型来设计空间形态符合生理学特征的个性化软骨修复支架,所述个性化软骨修复支架修复对象为甲状软骨或环状软骨,具体为保留后缘的甲状软骨前端或保留背板的环状软骨弓部;所述软骨修复支架在截骨区域的形态与截骨区域将被截取的原软骨组织外表面形态高度匹配,所述软骨修复支架的基本形态分别为甲状软骨前端或环状软骨弓部的空间形态,其空间形态可使颈部肌筋膜瓣和甲状软骨膜覆盖钛制软骨修复支架内侧面即喉腔面,颈前组织覆盖软骨修复支架外表面;所述软骨修复支架在对应非截骨区域位置上设置有与所述截骨导板装订孔能重合的大小相同、与所述钉孔对应位置一致的固位孔,以用螺钉穿过所述固位孔和残留的甲状软骨后缘上的或残留的环状软骨背板上的钉孔将软骨修复支架固定在残留的软骨组织上面;
第三步、使用金属材料采用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方法制造所设计的软骨修复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有截骨导板的用于喉功能重建的个性化软骨修复支架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截骨导板在截骨区域原软骨组织截骨线对应部位设计槽长度沿截骨线方向延伸的截骨槽,用于精确定位以辅助手术中截骨操作,所述装订孔设置在两截骨槽外侧非对应截骨区域部位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配有截骨导板的用于喉功能重建的个性化软骨修复支架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骨修复支架是指甲状软骨修复支架和环状软骨修复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配有截骨导板的用于喉功能重建的个性化软骨修复支架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骨修复支架是一个布满小孔的金属薄片,软骨修复支架的大致空间尺寸为30~50㎜,金属薄片厚度为0.1㎜~1.5㎜,宽度略小于原软骨宽度;孔分为两种,一种为有利于支架两侧软组织长合生物组织孔,其孔径为1㎜~3㎜,一种为配合微型螺钉实施固定的装订孔,其孔径为1.2㎜~2.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配有截骨导板的用于喉功能重建的个性化软骨修复支架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来实施固定的微型螺丝钉是指1.5㎜~1.7㎜的钛钉或镁质可吸收钉或锌质可吸收钉。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配有截骨导板的用于喉功能重建的个性化软骨修复支架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骨修复支架使用具备优良生物相容性和延展性力学强度兼具的金属材料进行制造,如医用钛。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配有截骨导板的用于喉功能重建的个性化软骨修复支架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制造软骨修复支架既可以使用减材制造技术亦可使用增材制造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吉马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吉马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724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