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益生菌发酵用的真空减压发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96900.1 | 申请日: | 202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6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刘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皓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36;C12M1/34;C12M1/12;C12M1/04;C12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益生菌 发酵 真空 减压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益生菌发酵用的真空减压发酵系统,所述发酵罐的上端靠近搅拌机构的左侧从前到后分别连接有氮气瓶和真空泵,且发酵罐的上端靠近搅拌机构的右侧从前到后分别连接有加料机构和压力表,所述发酵罐的外侧的前端嵌入安装有加热机构。本发明通过搅拌机构对发酵罐中的发酵液进行搅拌,搅拌机构中的间距调节架可以调节分散组件与发酵罐中心的距离,从而可以对不同范围进行搅拌,且分散组件自身也可以对发酵液进行搅拌分散,提高了搅拌效果,通过分散盘组件可以在加料时对加入发酵罐的液体进行初步分散,从而便于后续的搅拌,通过防护罩可以对搅拌叶进行保护,提高了发酵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益生菌发酵用的真空减压发酵系统。
背景技术
益生菌是一类微生物,服用足够数量将对人体健康带来有益作用的获得微生物。乳酸菌是可利用碳水化合物发酵而产生大量乳酸的一类微生物通称;乳酸菌中的一部分是益生菌。常见的益生菌有双歧杆菌、乳杆菌、益生链球菌等。益生菌及其发酵制品具有多种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其中,益生菌的发酵工艺是当前提高发酵乳活菌数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常温真空减压发酵益生菌发酵罐(授权公告号CN111154617A),该专利技术通过支撑架、本体、转轴块和电动伸缩杆的设置,达到了在对益生菌搅拌时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本体的一端上下晃动,使益生菌与物料充分接触混合的效果,通过排氧口、真空泵和软管的设置,达到了真空泵通过排氧口与软管的连通将本体内腔的氧气吸出,进行真空发酵的效果,通过电机、搅拌杆与搅拌叶的设置,达到了将益生菌与物料进行自动混合的效果,但是其搅拌范围较小,不能有效地将各种物料均匀地混合,且不能对搅拌装置进行保护,容易造成发酵罐内部受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益生菌发酵用的真空减压发酵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益生菌发酵用的真空减压发酵系统,包括发酵罐,所述发酵罐的上端的中部嵌入安装有搅拌机构,且发酵罐的上端靠近搅拌机构的前侧嵌入安装有显示面板,所述发酵罐的外侧的下端连接有出料口,所述发酵罐的上端靠近搅拌机构的左侧从前到后分别连接有氮气瓶和真空泵,且发酵罐的上端靠近搅拌机构的右侧从前到后分别连接有加料机构和压力表,所述发酵罐的外侧的前端嵌入安装有加热机构,且发酵罐的上端靠近加料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安全阀;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主电机,所述主电机的下端的外侧安装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下端的外侧安装有支撑架,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间距调节架,所述间距调节架的外侧的上端套接有分散盘组件,且间距调节架的内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分散组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间距调节架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外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一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套,且导向杆的前侧靠近固定盘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电动缸,所述滑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底端的外侧安装有卡环。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散组件包括副电机,所述副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叶,且搅拌轴和搅拌叶的外侧套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底端通过螺纹啮合连接有底盘盖,且防护罩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与副电机的下端的外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散盘组件包括凹盘以及位于凹盘正上方的凸盘,所述凹盘和凸盘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三个固定杆,所述凹盘的内侧的中部设置有挡料环,且凹盘的内侧靠近挡料环的外侧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上端的左侧连接有回水管,且加热箱的上端的右侧嵌入安装有加热棒,所述加热箱的前侧嵌入设置有温度计,且加热箱的下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安装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内侧安装有第二过滤器,所述进水管和回水管的一端共同连接有螺旋导热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皓,未经刘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69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拉曼光谱的气体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蓝膜和胶盒共用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