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下肢外骨骼随动支撑设备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96893.5 | 申请日: | 202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2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许德章;杨志凯;汪步云;李公文;邓启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A61H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帅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肢 骨骼 支撑 设备 控制系统 | ||
1.一种下肢外骨骼随动支撑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肢外骨骼随动支撑设备,所述下肢外骨骼随动支撑设备包括可移动的设备支架(4)、设置在设备支架(4)上的下肢外骨骼(13)、用于控制设备支架(4)移动的伺服驱动马达(3)、用于控制下肢外骨骼(13)升降的升降电缸(5),与所述伺服驱动马达(3)连接的电磁离合器(2);还包括:
运动控制模块(15),通过线缆与所述电磁离合器(2)、伺服驱动马达(3)、升降电缸(5)连接,用以控制所述设备支架(4)、下肢外骨骼(13)进行相应运动;
人机交互模块(16),包括多种运动模式,与所述运动控制模块(15)通过网线连接、CAN通讯,用以显示设备运行状态,并可选择运动模式,自动控制所述下肢外骨骼随动支撑设备运动;
手持遥控模块(17),与所述运动控制模块(15)通过无线连接、CAN通讯,用以手动控制所述设备支架(4)、下肢外骨骼(13)进行相应运动;
激光导航模块,与所述运动控制模块(15)通过网线连接、CAN通讯,自带算力,用以帮助所述设备支架(4)进行运动导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外骨骼随动支撑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控制模块(15)控制所述电磁离合器(2)的得失电、控制所述伺服驱动马达(3)的转速、控制所述升降电缸(5)的伸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外骨骼随动支撑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模块(16)为触摸显示屏,包括移动运动模式、升降运动模式、跟随运动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下肢外骨骼随动支撑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运动模式包括自动移动和手动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下肢外骨骼随动支撑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跟随运动模式包括自动跟随和被动跟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外骨骼随动支撑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遥控模块(17)为手持式无线遥控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外骨骼随动支撑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导航模块为激光雷达(7),所述激光雷达(7)设置在所述设备支架(4)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外骨骼随动支撑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外骨骼随动支撑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设备支架(4)底部的主动轮(1)、万向轮(14),所述电磁离合器(2)与所述主动轮(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外骨骼随动支撑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外骨骼随动支撑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设备支架(4)上的升降导轨(8)、设置在所述升降导轨(8)上的升降滑块(9)、设置在所述升降滑块(9)上且与所述升降电缸(5)连接的升降支架(10),所述升降支架(10)上设有浮动式连接组件,所述下肢外骨骼(13)通过外骨骼腰带(12)与所述浮动式连接组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下肢外骨骼随动支撑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式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升降支架(10)上的浮动导轨(1003)、滑动安装在所述浮动导轨(1003)上的浮动滑块(1002)、安装在所述浮动滑块(1002)上的转接板(1001)、连接在所述浮动导轨(1003)上端的导轨上限位板(1004)、连接在所述浮动导轨(1003)下端的导轨下限位板(1005),所述外骨骼腰带(12)固定连接在所述转接板(100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工程大学,未经芜湖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689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