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组加密的垃圾分类二维码生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96457.8 | 申请日: | 2022-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7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吴新华;徐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G06F21/60 |
| 代理公司: | 南通物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5 | 代理人: | 胡燕 |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组 加密 垃圾 分类 二维码 生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组加密的垃圾分类二维码生成方法,步骤如下:从垃圾袋身份码中提取出身份显示码和隐藏码,并进行数值型数据、二进制转换以及组合操作,得到组合二进制序列B;利用混沌信号计算得到分组规则参数k_switch,根据k_switch将序列B依次正向进行分组、重组操作,且k_switch随更新的混沌信号而实时调整,其中更新的混沌信号与分组加密后的二进制序列有关,从而生成垃圾分类号,进而组合生成垃圾分类二维码。本发明的基于分组加密的垃圾分类二维码生成方法简单可行,具有很强的安全性、不易破解,生成的垃圾分类码具有“唯一性、安全性和垃圾分类引导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分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分组加密的垃圾分类二维码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目前我国城镇生活垃圾年产量过亿吨,占世界垃圾总产量的20%左右,且每年以8%~9%的速度增长,许多城市正面临“垃圾围城”的严峻形势。与此同时,不少城市周边早已没有垃圾的“葬身”之地,很多地方的填埋场已趋饱和。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国内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的研究和技术应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最初是重点关注垃圾的末端处置。到90年代后期,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逐渐由末端处置向全过程方向延伸、由单一处理方式向综合处理系统方向发展。尽管在垃圾桶上印上了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的标签,即使是到现在在马路边上依然可以看见这两个垃圾箱,但是真正地做到分类扔垃圾的还是很少数的。归根结底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一是缺少相关法律的约束,对比国外发达国家的垃圾分类实施,都有着相应的法律作为支撑;二是缺乏经济刺激与奖励,缺乏垃圾分类知识、环境保护意识不足、活动参与热情不高;三是垃圾回收站的基础设施过于简陋、垃圾回收运输过程太过粗放、居民对于垃圾袋个人隐私信息暴露的担忧而消极甚至不愿参与等种种问题逐渐显露,显然,我国城市垃圾分类的实施正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针对上述问题,当务之急是研发一种安全可靠的垃圾分类码生成方法,从源头上保障生成具有“唯一性、安全性和垃圾分类引导性”垃圾分类码,促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开展。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分组加密的垃圾分类二维码生成方法,从垃圾袋身份码中提取出身份显示码和隐藏码,利用混沌映射产生混沌信号序列,计算得到分组规则参数k_switch,对垃圾袋身份隐藏码转换以及组合而成的组合二进制序列B依次正向进行分组、重组操作,且k_switch随更新的混沌信号而实时调整,其中更新的混沌信号与分组加密后的二进制序列有关,从而生成垃圾分类号,进而组合生成垃圾分类二维码。本发明所提一种基于分组加密的垃圾分类二维码生成方法简单可行,具有很强的安全性、不易破解,生成的垃圾分类码具有“唯一性、安全性和垃圾分类引导性”。
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分组加密的垃圾分类二维码生成方法,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1)转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64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