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式余热耦合式SCR脱硝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95537.1 | 申请日: | 202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7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孙丰凯;刘立军;郭烨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道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90 | 分类号: | B01D53/90;B01D53/86;B01D5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余热 耦合 scr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式余热耦合式SCR脱硝系统,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除尘器,所述除尘器的出气口通过法兰装配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外壁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脱硝反应器,所述脱硝反应器远离除尘器的一端螺纹装配有保温端盖,所述脱硝反应器靠近除尘器的一端安装有氨水喷淋部件。本发明能够将窑炉随烟气逸散的热量蓄积起来,并将其分段利用到氨水汽化和脱硝器加热上,使得脱硝器的温度维持在最佳反应的范围内,提高脱硝效果,消除脱硝过程对补燃过程的依赖,并省去烟气加热的燃料成本,也能够使得氨蒸汽与烟气进行充分的混合,提高氨蒸汽利用率,且氨蒸汽的喷量可根据加热炉负荷进行自动调节,降低氨逃逸和喷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循环式余热耦合式SCR脱硝系统。
背景技术
SCR是工业上应用最广的一种脱硝技术,可应用于电站锅炉、工业锅炉等,理想状态下,可使NOx的脱除率达90%以上,由于此法效率较高,是目前能找到的最好的可以广泛应用于固定源NOx治理的技术。此法的原理为:使用适当的还原剂,在一定条件下,用氨作为催化反应的还原剂,使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气。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SCR催化剂对温度要求较高,窑炉运行情况的波动烟气温度波动较大,脱硝效率不稳定,也需要额外进行燃气加热,造成运行燃料成本的大幅增加,比未加装脱硝装置的成本可增加30-50%,增加企业运营成本,且喷氨量无法随着燃烧情况进行调整,导致脱硝效果不理想,氨逃逸现象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循环式余热耦合式SCR脱硝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窑炉运行情况的波动烟气温度波动较大,脱硝效率不稳定,也需要额外进行燃气加热,也需要额外进行燃气加热,增加企业运营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循环式余热耦合式SCR脱硝系统,包括除尘器,所述除尘器的出气口通过法兰装配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外壁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脱硝反应器,所述脱硝反应器远离除尘器的一端螺纹装配有保温端盖,所述脱硝反应器靠近除尘器的一端安装有氨水喷淋部件,所述除尘器的进气口通过疏导管连通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的输入端连通有加热炉,所述脱硝反应器包括蓄热罐,所述蓄热罐的内壁铺设有保温隔热层,所述蓄热罐的内部靠近除尘器的一端安装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一端安装有混气室,所述混气室的内部沿其轴向安装有导气栅,所述蓄热罐的内部沿其轴向装配有催化脱硝管,所述催化脱硝管的内部包裹有集热罐,所述集热罐的内部沿其轴向装配有换热器,所述集热罐的排气口安装有排气管。
优选的,所述脱硝反应器外壁的两侧分别固定插接有余热回收管和出气管,所述余热回收管的一端连通有吸风机。
优选的,所述吸风机的输入端与加热炉的内部连通,且余热回收管靠近脱硝反应器的一端依次贯穿脱硝反应器的内壁和集热罐的内部并延伸至集热罐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余热回收管靠近吸风机的一端安装有智能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换热器包括螺纹装配在其外壁的换热管以及U形安装在其内部的预热管,所述换热器将集热罐内部的两端隔开成两个独立的空腔,所述换热管的两端连通集热罐内部两端的空腔。
优选的,所述预热管的两端分别由内向外贯穿集热罐的外壁并延伸至集热罐的外部,且预热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气管和出气管的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氨水喷淋部件包括氨水导管,所述氨水导管的出水端由外向内依次贯穿蓄热罐和导气管的内壁边延伸至导气管的内部,且氨水导管的出水端固定安装有喷嘴主体,所述喷嘴主体的内部沿其轴向开设有分流槽,所述分流槽的内壁沿其周向等距开设有喷射槽,所述氨水导管的靠近出水端处安装有智能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导气栅的栅片呈倾斜周向等距分布在混气室的内部,且导气栅一侧的中心处与喷嘴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道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道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55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