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撑单元、床体及智能床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94251.1 | 申请日: | 2022-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39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 发明(设计)人: | 左洪运;毕亚峰;杨铭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佰家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C19/02 | 分类号: | A47C19/02;A47C19/00;A47C19/22;A47C21/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科声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99 | 代理人: | 诸世跃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单元 智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撑单元、床体及智能床,所述支撑单元用于支撑床板(2),所述支撑单元(1)为壳体结构,且采用柔韧性多孔材料制成,所述柔韧性多孔材料的杨氏模量大于等于1Gpa。床体包括至少一个支撑单元(1)以及由所述支撑单元(1)支撑的床板(2)。本发明中,支撑单元为壳体结构,且采用柔韧性多孔材料制成,其韧性好不易断裂,且密度低,质量轻。通过支撑单元制备得到的床体的质量也更轻,能够更为灵活的进行位置的变化,且通过增减支撑单元的方式能够改变床体尺寸,在单人床和双人床之间进行变化。另外,柔韧性多孔材料的硬度小于木板,同时便于在边角处成型圆角,其安全性更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寝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单元、床体及智能床。
背景技术
床体是床的主要部分,其通常放置于地面上,用于支撑床垫、被褥等物体。现有技术中的床体通常采用木材或者金属制成,例如采用木板拼接制成,或者采用铁架子作为床体。
现有技术的床体常存在如下缺陷:
第一,由于木板和铁的密度较大,所以床体整体的质量较大,搬运、挪位不便;同时,木板和铁的硬度大,在走路时不小心撞到床体(例如床角)时,较为疼痛,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第二,现有技术中,一些床体不具备储物功能,虽然有一些床体离地高度较高,床底下可以放置一些物件,但是容易积灰,不够干净。另有一些床体设有储物格,其通常是侧开型,难以有效利用空间,且单个的储物格空间小,对于一些类似被子、褥子等体积较大的物件通常难以存放。
第三,现有的床体其尺寸通常固定,即使有两张单人床,也因为移动困难而无法拼接成双人床,即使拼接完成,也难以具有双人床的美观性和舒适性。对于双人床而言,几乎无法改变成单人床,灵活性差。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床体及智能床,其质量轻便,灵活性好。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支撑单元,用于支撑床板,所述支撑单元为壳体结构,且采用柔韧性多孔材料制成,所述柔韧性多孔材料的杨氏模量大于等于1Gpa。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板以及自所述第一支撑板向下凸出的承托件,所述床板由所述承托件支撑,所述承托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下方的支撑部以及自所述支撑部外周向上延伸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连的侧壁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单元设置有向上开口的储物腔,所述床板架设于所述储物腔的开口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下方的底板以及自所述底板外周向上延伸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连的第一外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外侧板配合形成储物腔。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多个空心的床脚,所述床脚底端密封,上端开口,所述底板不与地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侧板及所述床脚的截面尺寸从上往下逐渐缩小。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板以及自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周向下延伸的第二外侧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呈矩形,所述第二外侧板自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四边向下延伸;或者,
所述第一支撑板呈矩形,所述第二外侧板自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三边向下延伸,且未设置所述第二外侧板的边为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长边。
进一步地,所述柔韧性多孔材料为聚酯纤维,且密度大于等于500kg/m3,所述支撑单元的壁厚大于等于6mm。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床体,包括至少一个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支撑单元以及由所述支撑单元支撑的床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佰家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佰家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42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