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斑性玄武岩集料的评估与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94186.2 | 申请日: | 2022-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0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亮;李俊;武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42 | 分类号: | G01N33/42;G01N1/28;G01N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覃婧婵 |
地址: | 10008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斑 玄武岩 集料 评估 使用方法 | ||
1.一种光斑性玄武岩集料的评估与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诊断为光斑性玄武岩的玄武岩集料拌制为沥青混合料;
(2)对多份步骤(1)制备得到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不同热老化温度、不同热老化时间条件下的实验;实验包括多组,多组实验的热老化温度的取值范围为150℃~190℃,分别在温度取值范围内等间距选取,记为Ti,i=1、2……n,n为实验组数;每一组实验中,各个实验的热老化时间的取值范围为0h~12h,分别在时间取值范围内等间距选取;
将热老化后的沥青混合料成型为马歇尔试件,测试试件的肯塔堡飞散损失,根据各组实验得到的热老化时间-飞散损失关系曲线分别确定不同热老化温度Ti条件下的理论光斑触发时间ti;所述理论光斑触发时间ti的确定方法为:当所述热老化时间-飞散损失关系曲线中飞散损失明显增大的拐点处对应的飞散损失≤15%时,所述拐点处对应的热老化时间为所述理论光斑触发时间ti;当所述热老化时间-飞散损失关系曲线中飞散损失明显增大的拐点处对应的飞散损失>15%时,飞散损失为15%处对应的热老化时间为所述理论光斑触发时间ti;
(3)计算每组实验得到的光斑性玄武岩集料的理论热老化因子AFi,计算方法为:
AFi=Ti×ti
其中,AFi为第i组实验得到的理论热老化因子,i=1、2……n,n为实验组数;取AFi最小值作为光斑现象的理论热老化因子AF0:
AF0=
(4)计算实际施工的热老化因子AF:
AF=T'×t'
其中,T'为实际施工时沥青混合料料车驶出拌合站时的出厂温度和料车达到现场后开始摊铺时的到场温度的平均温度值;t'为沥青混合料料车从出厂开始至到达摊铺现场开始摊铺为止所需的运输和候工时间;
(5)对玄武岩集料的性能进行评估,当所述玄武岩集料用于铺设上面层时,如AF<AF0,施工可正常进行;如AF≥AF0,通过缩短运输和候工时间和/或降低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使得实际施工时的热老化因子AF<AF0;
当所述玄武岩集料用于铺设位于上面层下方的其它面层时,如AF<AF0,施工可正常进行;如AF≥AF0,通过缩短运输和候工时间和/或降低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使得实际施工时的热老化因子AF<AF0,或者在所述面层的上方增设防水保温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斑性玄武岩集料的评估与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对玄武岩集料进行诊断的方法为:
a. 将玄武岩集料拌制为沥青混合料;
b.将沥青混合料在180℃的温度条件下热老化5h;
c.热老化结束后,将沥青混合料冷却至室温,向沥青混合料中添加室温水直至淹没混合料;
d.放置24h后,从水中取出粘结在一起的集料团块,用手轻掰,观察集料外观是否有沥青膜剥离现象,根据观察结果判断所述玄武岩集料是否为光斑性玄武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斑性玄武岩集料的评估与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观察集料外观是否有沥青膜剥离现象时,根据沥青膜剥离情况进行分级,分级标准为:沥青膜完全保存,剥离面积百分率接近于0,5级;沥青膜少部分为水所移动,厚度不均匀,剥离面积百分率小于或者等于10%,4级;沥青膜局部明显地为水所移动,基本保留在集料表面上,剥离面积百分率小于或者等于30%,3级;沥青膜大部分为水所移动,局部保留在集料表面上,剥离面积百分率大于30%,2级;沥青膜完全为水所移动,集料基本裸露,沥青全浮于水面上,1级;若等级低于5级则诊断所述玄武岩集料为光斑性玄武岩。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斑性玄武岩集料的评估与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诊断为光斑性玄武岩的玄武岩集料拌制为沥青混合料时,采用施工实际采用的生产配合比进行拌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418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