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灰含碳量测量机构及在线测量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94068.1 | 申请日: | 2022-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6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 发明(设计)人: | 刘胜利;严共安;周林;陈刚;程建;肖波;胡卓飞;樊明瑾;彭文进;徐俊;江龙;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长源汉川第一发电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姜展志 |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灰含碳量 测量 机构 在线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灰含碳量测量机构及在线测量设备,飞灰含碳量测量机构包括灼烧室、接灰盘、称重元件和加热装置,称重元件设置于灼烧室的下方,接灰盘水平至于灼烧室内,且接灰盘位于称重元件称重端的正上方,接灰盘的下端中部垂直设有一根支撑杆,支撑杆的下端向下延伸至贯穿灼烧室,并与灼烧室密封滑动接触,支撑杆的下端与称重元件的称重端相抵,灼烧室的上方设有进灰口,且进灰口内延至接灰盘的上方,灼烧室上还设有吸灰口,吸灰口内延至靠近接灰盘,加热装置用以对灼烧室内进行加热升温以对接灰盘上的飞灰进行灼烧,其集成化程度高,既可对飞灰的灼烧,又可对飞灰进行称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灰含碳量测量机构及在线测量设备。
背景技术
飞灰是一种由煤粉在锅炉炉膛经过不完全燃烧产生粒径为1μm到100μm的颗粒,煤料不充分燃烧时的能源损耗在锅炉运行产生的总损耗中占有较大比例。目前火力发电厂锅炉燃烧效率的一个指标就是飞灰含碳量,飞灰含碳量能较为有效反应发电厂的燃烧效率和运行水平,对飞灰含碳量进行实时检测的结果能指导锅炉运行参数的调整,从而使得锅炉保持最佳燃烧工况,从而提高燃煤锅炉能量利用率和运行稳定性,整体提高发电机组经济性。
传统飞灰含碳量准确有效的检测方法是人工检测法,该方法需要将样品从烟道中采集再送到实验室经过一系列步骤最后得出飞灰含碳量,优点是结果比较准确,缺点是时间长、实时性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对飞灰进行灼烧并称重的飞灰含碳量测量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飞灰含碳量测量机构,包括灼烧室、接灰盘、称重元件和加热装置,所述称重元件设置于所述灼烧室的下方,所述接灰盘水平至于所述灼烧室内,且所述接灰盘位于所述称重元件称重端的正上方,所述接灰盘的下端中部垂直设有一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向下延伸至贯穿所述灼烧室,并与所述灼烧室密封滑动接触,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称重元件的称重端相抵,所述灼烧室的上方设有进灰口,且所述进灰口内延至所述接灰盘的上方,其用以将飞灰排放至所述接灰盘上,所述称重元件用以对所述接灰盘上的飞灰进行称重,所述灼烧室上还设有吸灰口,所述吸灰口内延至靠近所述接灰盘,所述吸灰口用以将接灰盘上的飞灰吸除,所述加热装置用以对所述灼烧室内进行加热升温以对所述接灰盘上的飞灰进行灼烧。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在进灰口送入的飞灰纸浆落到接灰盘上,此时称重元件可对接灰盘上的飞灰进行称重(称重值为m1),然后启动加热装置对所述接灰盘上的飞灰进行加热灼烧,使得飞灰充分燃烧,然后再次对飞灰进行称重(称重值为m2),此时飞灰的含碳量即为(m1-m2)/m1,然后由吸灰口将接灰盘上以及灼烧室的灰分吸除即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装置为卤素聚光灯,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灼烧室外,且其发光部朝向所述接灰盘,所述灼烧室的侧壁上对应所述加热装置光束射入方向的位置处为透明窗。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灼烧室内升温快,灼烧效率高,另外可将加热装置设置于灼烧室外,这也可在不影响加热的前提条件下对加热装置进行保护。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装置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加热装置在所述灼烧室外间隔分布。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其加热升温速率更快。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测温装置,所述测温装置安装在所述灼烧室上,其用以对所述灼烧室内的温度进行测量。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实时知晓灼烧室内的温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测温装置安装在所述灼烧室外,其测温探头穿入至所述灼烧室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对测温装置进行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长源汉川第一发电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国电长源汉川第一发电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40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