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健康状态测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92322.4 | 申请日: | 202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6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夏立国;陈宗兴;赵志伟;张磊;江浩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铁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92 | 分类号: | G01R31/392;G01R31/385;G01R31/396;G01R31/367;H04M1/72412;H04Q9/00;H04W4/8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上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88 | 代理人: | 张力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健康 状态 测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电池健康状态测试系统,包括TYPE‑C充电接口电路、充电口充电电路、LCD显示电路、SD卡存储电路、按键控制电路和蓝牙模块;所述通过TYPE‑C充电接口电路利用充电器给装置内部电池充电;所述充电口充电电路通过充电插口利用被测电池给装置内部电池充电;所述LCD显示电路用于将被测电池的的检测数据信息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所述显示屏上还显示有内部蓝牙模块地址;所述SD卡存储电路用于在对被测电池进行检测后,存储被测电池的电池电压、电流参数,并将其转化为日志进行备份存储;所述按键控制电路用于启动测试系统,并根据用户选择进行切换显示界面;所述蓝牙模块用于通过蓝牙信号将被测电池的检测数据信息通过蓝牙传输方式向接入的移动端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健康测试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健康状态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节能减碳与环保的要求,使用电动载具的机会日渐增加,而为了使电动载具符合较高的续航旅程距离及性能的需求,其使用的电池组即需串联或串并联多数个电池以达到所需的电压与容量,而提高电池的效率以及对电池进行退化估测便是维持前述要求的重要条件。
电动载具的主要能量来源为安装在其内部的电池组,而电池真正可储存的能量即为使用者考量与否需要充电的重要依据,由于现有电动载具的市场需求日渐增加,其主要是作为中短程通勤之用,大部份电动载具的使用者是居住在大楼或公寓的环境,除非在停车区域有设充电插座或充电站,否则要替电动载具充电将是一大问题,因此较佳的解决方式是在各地设置电池交换站,当电动载具在行驶时发现电力即将耗尽,使用者可就近至电池交换站付费交换已充饱电的电池,其交换费用仅需依换下电池的剩余电量多寡进行计价,因此,电池交换站需要对换下的电池进行电池电量检测及电池退化状态检测。
一般而言,在电动载具的应用,当电池当下的有效电容量低于原厂设定的有效容量的80%时,即可将该电池视为严重退化,而不再符合电动载具的需求;因此,通过电池退化状态检测,可避免换下的电池因其当下的有效电容量的不同,造成电池使用时间及性能不一,而有电池电量错估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环保及节能意识的抬头,装设有可充电电池模组的电动车的相关技术蓬勃发展,因此,如何检测电动车内的可充电电池模组的健康状态便为一个研发重点。目前现有电池健康状态估测装置对于可充电电池模组的健康状态的估测方式大致可分为全充放法及内阻法。
然而,全充放法需先将可充电电池模组的电量充饱,再使用特定电流对可充电电池模组进行放电,此方法需耗费大量时间放电才可估测出可充电电池模组的电荷状态及健康状态,且随意对可充电电池模组放电可能引发安全问题。内阻法需提供一个输入电压给可充电电池模组,并通过现有电池健康状态估测装置对该输入电压进行量测与计算,及利用现有电池健康状态估测装置中的一个特殊高频量测仪器(此仪器成本较高)量测可充电电池模组的内阻才可估测出可充电电池模组的健康状态,导致现有电池健康状态估测装置需要花费较高成本。此外,现有电池健康状态估测装置若使用全充放法或内阻法皆需将可充电电池模组拆卸后才能进行估测健康状态,对于使用者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利用现有电池健康状态估测装置中的一个特殊高频量测仪器量测可充电电池模组的内阻才可估测出可充电电池模组的健康状态,并且现有技术无法将电池的健康状态进行备份存储,工作人员不能了解每一块电池的情况,导致现有电池健康状态估测装置需要花费较高成本,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健康状态测试系统,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铁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铁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23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