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食同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89300.2 | 申请日: | 2022-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9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黄燕巧;薛强;程鑫颖;吴利苹;冯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晨光生物科技集团邯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3/06;A61P19/06;A23L2/38;A23L2/39;A23L19/00;A23L19/10;A23L33/10;A23L33/105;A23L33/12;A23L33/125;A23L33/15;A61K31/702;A61K31/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孙怡 |
| 地址: | 056000 河北省邯郸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源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食品、保健食品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药食同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药食同源组合物,包括大豆磷脂、菊粉、山楂粉、低聚果糖、绿茶粉、茶多酚、红曲米粉、紫花苜蓿粉、荷叶粉、葛根粉、桑叶粉和维生素C,其还特别包括刺梨粉、淡竹叶粉和青钱柳叶粉。本发明的组合物可实现预防和/或辅助治疗高尿酸血症和高血脂症的效果,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保健食品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药食同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而导致血尿酸超过正常值的一种疾病,初期在临床上不表现任何症状。而长期处于高尿酸血症的情况下,尿酸会以钠盐的形式沉淀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人体器官和组织病变,导致痛风,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包括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脏病变等。因此,如何有效降低尿酸是高尿酸血症患者和痛风患者面临的主要问题。
高血脂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高血脂症和继发性高血脂症两大类。该病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它的直接损害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血脂症还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及原发性痛风与肥胖症、高血脂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呈显著正相关。从临床实践来看,多数痛风病人不仅血尿酸值增高,而且血脂值也较高。
目前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药物主要有非布索坦、别嘌醇、秋水仙碱、苯溴马隆等,治疗高血脂症的药物主要有他汀类、贝特类等药物。这些药物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多种药物同时服用容易产生拮抗作用,此外这些药物在临床中都表现出一定的毒副作用,长期使用这几种药物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健康隐患。在这种情况下,从药食同源食材和新食品原料中寻找更安全有效地降尿酸和降血脂的途径,是防治痛风、高尿酸血症和高血脂症的方向之一。
中国专利申请“一种大豆卵磷脂红曲米苜蓿茶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1911313891.5)公开了一种苜蓿茶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固体饮料技术领域,宣称所发明的固体饮料具有辅助降血压和血脂的作用,但无任何功效试验和人体试用可以验证所宣称的功效,且其也没有给出其方案可有望实现降尿酸的教导或启示。因此,有必要对药食同源配方进行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克服现有治疗方法成本高,副作用大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具有降尿酸、降血脂作用的组合物。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药食同源组合物,包括大豆磷脂、菊粉、山楂粉、低聚果糖、绿茶粉、茶多酚、红曲米粉、紫花苜蓿粉、荷叶粉、葛根粉、桑叶粉和维生素C,其还包括刺梨粉、淡竹叶粉和青钱柳叶粉。
大豆卵磷脂和红曲米均具有显著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改善高血脂症。
低聚果糖和菊粉均属于益生元,也是水溶性膳食纤维。低聚果糖可改善肠道菌群、同时刺激肠道蠕动,多数高血脂和痛风患者伴有代谢综合征,补充膳食纤维可改善代谢综合征,进而改善患者的整体代谢情况。
山楂性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山楂含有黄酮、三萜、黄烷聚合物及芦丁等有效成分,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增加冠脉流量,降低血脂和血胆固醇浓度等良好作用。
绿茶中的茶多酚能较全面的调整血脂尤其是降低血清TG、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葛根中葛根素可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清尿酸水平,达到抗痛风作用。刺梨和紫花苜蓿均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和多酚等成分,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增强免疫力的功效,且具有显著的降脂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晨光生物科技集团邯郸有限公司,未经晨光生物科技集团邯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93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