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88905.X | 申请日: | 2022-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9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冯娇;孙梨;吴长新;李飞;杨志强;董丽娜;武文明;郭毅博;高利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A61K35/76;A61P31/04;A01N63/40;C11D3/38;A01P1/00;C12R1/92 |
代理公司: | 太原申立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5 | 代理人: | 郭海燕 |
地址: | 030006***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多药 耐药 肺炎 克雷伯菌 噬菌体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株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及其应用。该噬菌体命名为Kp_phage_507,保藏于中国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11633。本发明提供的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Kp_phage_507潜伏期短,爆发量大,能快速杀死培养基中的宿主菌,且对温度和酸碱耐受范围广,宿主谱较宽,具有良好的亲水性,易制成注射剂。经动物试验证实,该噬菌体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对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株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是一种条件致病性革兰氏阴性肠杆菌,常定值于人体的胃肠道、皮肤和鼻咽部,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引起肺炎、肝脓肿、尿路感染、伤口感染、败血症等。肺炎克雷伯菌已经成为感染的重要病原体。
头孢菌素、氟喹诺酮和甲氧苄啶-磺胺甲氧异恶唑是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常用药物,但随着大量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肺炎克雷伯菌对这些抗生素的耐药现象非常普遍,并出现了大量的多药耐药菌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被认为是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治疗的最后一道防线,但2001年首次报道了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肺炎克雷伯菌已呈世界性流行趋势,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挑战。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问题已对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
噬菌体是一种能特异性感染细菌的病毒,是一种天然抗菌物,能产生降解细菌表面多糖的蛋白酶。噬菌体对细菌感染的潜在治疗作用在1919年就首次得到确认并应用。但由于研究人员对噬菌体特性的不了解使早期的噬菌体治疗存在诸多问题,且20世纪40年代以后抗生素发展迅速,导致噬菌体治疗被逐渐忽视。1980年后,耐药性细菌不断涌现,使传统的抗生素治疗面临极大的挑战,且新型抗生素的研发速度也明显减慢。因此,噬菌体疗法再次进入研究人员的视野。噬菌体疗法,即通过裂解性噬菌体进入宿主菌并在其体内进行繁殖进而杀死宿主菌,来达到治疗该宿主菌引起的疾病的效果。噬菌体疗法或成为对抗“超级细菌”的利器。
但是由于噬菌体的宿主特异性使得其抗菌谱过窄,因此必须针对每一个病例做出个性化治疗,而不能采取单一的治疗。因此不断分离新的噬菌体并对其进行基本的生物学特性和抗菌潜力分析,是发展噬菌体生物制剂的首要前提,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细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不断突变所产生的新物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及其应用。该噬菌体Kp_phage_507潜伏期短,爆发量大,能快速杀死培养基中的宿主菌,且对温度和酸碱耐受范围广,宿主谱较宽,具有良好的亲水性,易制成注射剂。能为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治疗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所述噬菌体命名为Kp_phage_507,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M 20211633。
进一步,所述噬菌体为长尾噬菌体。
进一步,所述噬菌体能耐受70℃高温;所述噬菌体的最适pH为4~11;所述噬菌体生长的潜伏期为0-20min,爆发期为20-100min,100min后进入平台期。
进一步,所述噬菌体的裂解谱较宽,可裂解27株临床分离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中的23株。
更进一步,所述噬菌体能够裂解的23株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菌株编号分别为Kpn-ESBL-u1、507、346、676、491、Kpn-87、Kpn-90、Kpn-93、Kpn-96、Kpn-106、Kpn-110、K1、K2、K3、K4、K5、K6、K7、K8、K9、K10、ATCC BAA-2146、ATCC BAA-17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89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制造辅助机械臂
- 下一篇:一种单天线系统人工噪声设计和抑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