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像角度可调的电子关节镜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87687.8 | 申请日: | 2022-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1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涧;薛人峰;衡红权;刘效宽;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总医院;苏州欧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317 | 分类号: | A61B1/317;A61B1/00;A61B1/05;A61B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像 角度 可调 电子 关节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像角度可调的电子关节镜,其包括:内窥镜图像控制箱、图像监视器以及内窥模组;内窥模组与内窥镜图像控制箱数据传输,内窥镜图像控制箱与图像监视器数据传输;内窥模组采集的图像数据,经内窥镜图像控制箱处理后,通过图像监视器进行可视化显示;内窥模组包括:镜头组件、镜筒以及调节组件。本发明可以方便地调整成像角度,可实现病灶位置多角度观察,解决了传统关节镜视角单一的问题。本发明与传统关节镜相比,成本大大降低,可作为一次性使用耗材,无需消毒,避免了传统关节镜由于消毒不彻底导致感染的风险,且每次手术前无需等待消毒灭菌,极大缩短了手术准备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窥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成像角度可调的电子关节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是一种前端配备有成像装置,经人体的天然孔道,或者是经手术做的小切口进入人体内。在使用时将内窥镜导入预检查的器官,可直接窥视有关病灶部位的图像,能够帮助医生更全面的检查腔内的情况,并在可是情况下进行手术,大大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
关节镜是医用内窥镜的一种,是用于观察关节内部结构的棒状光学器械,是用于诊断及治疗关节疾患的内窥镜,传统内窥镜多为硬式纤维成像内窥镜。然而,目前的关节镜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下:
1)、现有关节镜前端物镜的倾斜角为固定角度,视野范围较小,手术时会有观察不到的死角,为了获得更大的视野范围,手术中常会使用多个不同倾斜角的关节镜交替使用,在病人关节内进行观察,导致手术现场效率降低,对医生的操作造成很大的不便,且增加了手术成本;
2)、现有的关节镜多为重复使用,虽然目前的关节镜大多可以满足重复清洁和灭菌的要求,但是每次手术结束后对关节镜进行清洗和消毒耗时较长浪费人力,且消毒设备成本较高,重复消毒也会缩短关节镜的使用寿命,容易损坏关节镜的图像传导系统,对成像效果影响很大;
3)、现有的关节镜以光学镜为主,目前现有的光纤成像分辨率较低;
4)、光学镜自身不具备光源,需要连接光学电缆才能够将画面呈现在显示屏上;
5)、现有的关节镜的目镜物镜多为精密的光学零件,成本较高,且容易损坏。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像角度可调的电子关节镜,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像角度可调的电子关节镜,其包括:内窥镜图像控制箱、图像监视器以及内窥模组;
所述内窥模组与所述内窥镜图像控制箱数据传输,所述内窥镜图像控制箱与所述图像监视器数据传输;所述内窥模组采集的图像数据,经所述内窥镜图像控制箱处理后,通过所述图像监视器进行可视化显示;
所述内窥模组包括:镜头组件、镜筒以及调节组件;
所述镜头组件包括镜头,所述镜头枢转地设置于贯通的镜筒前端;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传动绳、绳轮以及调节手柄,所述绳轮及调节手柄位于所述镜筒的后端,所述绳轮通过位于所述镜筒中的传动绳与所述镜头相联动,所述调节手柄与所述绳轮传动连接,所述调节手柄通过所述绳轮带动所述镜头进行枢转调节。
作为本发明成像角度可调的电子关节镜的改进,所述镜头组件还包括镜头底座,所述镜头底座固定于所述镜筒前端,且所述镜头底座具有一空腔,所述镜头枢转设置于所述空腔中。
作为本发明成像角度可调的电子关节镜的改进,所述镜头底座上还设置有对所述镜头进行保护的盖体。
作为本发明成像角度可调的电子关节镜的改进,所述镜头组件还包括光源,所述光源的照明范围覆盖所述镜头的图像采集范围。
作为本发明成像角度可调的电子关节镜的改进,所述镜头组件还包括镜头底座,所述镜头底座固定于所述镜筒前端,所述镜头枢转设置于所述镜头底座中,所述光源包括若干LED芯片,所述LED芯片分别设置于所述镜头底座的前端面以及底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总医院;苏州欧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核工业总医院;苏州欧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76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