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硫灰/PVC压延膜基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87188.9 | 申请日: | 2022-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60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司乐琦;龙红明;吴胜华;朱子康;季益龙;王倩;宗志芳;杜晓燕;王艳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9/02;C08L17/00;C08K5/12;C08K9/06;C08K9/02;C08K7/26;C08J5/18;B02C15/00;B02C23/22 |
代理公司: | 合肥左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2 | 代理人: | 杨兆鹏 |
地址: | 24300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pvc 压延 基体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硫灰/PVC压延膜基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PVC压延膜基体材料领域。本发明利用超细轮胎立磨与表面改性剂结合形成改性半干法脱硫灰超微粉,再与通用塑料、弹性复合体、增塑剂、稳定剂制备出脱硫灰/PVC压延膜基体材料。本发明解决了采用无机刚性纳米粒子与弹性体复合改性PVC存在价格高、一次资源消耗大的行业瓶颈;利用锥形立磨与普通轮胎立磨只能将物料加工至细度450目、比表面积500msupgt;2/supgt;/kg的技术局限;利用球磨能耗高且加工的超微粉形成球型形貌,不具有纤维特性的不足,充分利用固废半干法脱硫灰,提高了压延膜基体材料的韧性,而且可以同时保证压延膜基体材料的强度和刚度,符合当前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PVC压延膜基体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硫灰/PVC压延膜基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PVC)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通用塑料,具有价格便宜,强度高、模量大、阻燃、耐腐蚀等优点,但其较低的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以及热稳定性差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传统上常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氯化聚乙烯、聚氨酯弹性体、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酯共聚物等增韧PVC,但增韧的同时也会降低材料的刚性和强度,而采用无机刚性粒子特别是纳米粒子与弹性体复合改性PVC既能提高材料的韧性,又能保证材料强度和刚度不会大幅度下降,目前是研究的热点。
半干法脱硫灰是烟气脱硫产物,由脱硫剂、脱硫产物(硫酸钙与亚硫酸钙)与飞灰等多种成分组成,并且半干法脱硫灰中的亚硫酸钙在被利用过程中性质十分不稳定。目前半干法脱硫灰大量堆存,不仅占用宝贵土地,而且对周围环境和地下水造成污染。若能利用超细轮胎立磨(又称“超细辊碾磨”)与表面改性剂结合形成改性半干法脱硫灰超微粉替代价格昂贵的一次资源无机刚性纳米粒子(Nano-BaSO4),不仅可以提高半干法脱硫灰的利用附加值,而且降低纳米粒子与弹性体复合改性PVC的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氯化聚乙烯、聚氨酯弹性体、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酯共聚物等增韧PVC,但会降低材料刚性和强度的行业难题;采用无机刚性纳米粒子与弹性体复合改性PVC存在价格高、一次资源消耗大的行业瓶颈;利用锥形立磨与普通轮胎立磨只能将物料加工至细度450目、比表面积500m2/kg的技术局限;利用球磨能耗高且加工的超微粉形成球型形貌,不具有纤维特性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利用超细轮胎立磨(又称“超细辊碾磨”)与表面改性剂结合形成脱硫灰超微粉,再与通用塑料、弹性复合体、增塑剂、稳定剂制备一种脱硫灰/PVC压延膜基体材料,以期解决以上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硫灰/PVC压延膜基体材料,该PVC压延膜基体材料按重量百分比原料如下:
所述通用塑料为聚氯乙烯(PVC)。
所述弹性复合体为丁腈橡胶与再生橡胶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10:1~10:3。
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壬酯。
所述稳定剂为SX-105热稳定剂。
所述脱硫灰超微粉为半干法脱硫灰经过超细轮胎立磨(又称“超细辊碾磨”)粉磨至1250目~2500目半干法脱硫灰超微粉。半干法脱硫的化学成分为CaO(73.49%)、SO3(15.02%)、Cl(4.91%)、Na2O(2.63%)、SiO2(0.57%)、K2O(0.92%)、Al2O3(0.52%)、MgO(0.35%)、Fe2O3(0.22%)、其他(1.3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71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钢-混凝土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帽子整形保压一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