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狭长型水体的隔流幕网生态调控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86598.1 | 申请日: | 2022-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221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彦宏;毛劲乔;戴杰;戴会超;龚轶青;李晗玫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E02B3/02;E02B8/08;E02B1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倩 |
地址: | 21002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狭长 水体 隔流幕网 生态 调控 系统 及其 运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狭长型水体的隔流幕网生态调控系统及其运行方法,调控系统包括隔流幕网浮式单元、隔流幕网悬式单元和隔流幕网沉式单元;隔流幕网浮式单元固定在水体表层;隔流幕网悬式单元悬挂于水体内;隔流幕网沉式单元固定在水体底部;隔流幕网浮式单元、隔流幕网悬式单元和隔流幕网沉式单元依据不同的生态问题按不同的排列方式组成对应的隔流幕网协同组合类型。本发明针对不同生态问题,选择适宜的隔流幕网协同组合类型调节,通过分级设置多个不同埋深的隔流幕网,调节水流流态,增加水流垂向流速,改善整个河道水温的分层结构,拦蓄藻类,促进鱼类洄游,达到多生态目标协同调控的目的,从而解决狭长型河道缓流、水体水温分层造成的多种生态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狭长型水体的隔流幕网生态调控系统,还涉及上述隔流幕网生态调控系统的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狭长型水体是江河湖库中常见的一类水体。水利工程建设后水流结构发生变化,也容易形成类似狭长型河道的水体。例如水库建成运行后,由于库区干流的顶托作用,库湾支流出现程度不同的回水范围,形成流速缓慢的狭长型河道水体,此时水体扩散和交换能力减弱,容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与此同时,水温条件发生改变,水温分层问题会对流域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垂向水交换越受到抑制,容易引起水华问题。
水温作为藻类生长的影响因素之一,现需要针对狭长型河道水体的水温分层与水流缓慢等问题采取必要措施,以此解决由水温问题带来的水体富营养化、水华等问题。专利CN107938591A提供了一种河道型水库的控藻装置以及方法,采用整流幕控制表层流场,该装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藻类的生长,但无法同时针对多个生态问题(水温分层造成的低温水危害、水体富营养化以及鱼类洄游受阻等问题)进行协同调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同时针对多个生态问题动态调节的隔流幕网生态调控系统;本发明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上述隔流幕网生态调控系统的运行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适用于狭长型水体的隔流幕网生态调控系统,包括隔流幕网浮式单元、隔流幕网悬式单元和隔流幕网沉式单元;所述隔流幕网浮式单元固定在水体表层;隔流幕网悬式单元悬挂于水体内;隔流幕网沉式单元固定在水体底部;所述隔流幕网浮式单元、隔流幕网悬式单元和隔流幕网沉式单元依据不同的生态问题按不同的排列方式组成对应的隔流幕网协同组合类型。
其中,所述隔流幕网浮式单元包括垂直于水流方向的隔流幕网I,隔流幕网I两端分别通过连接索与传动机构上的滚带连接,在对应设置隔流幕网I的河道上固定有驱动隔流幕网I沿纵向移动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电机以及与传动电机驱动端固定连接的滚轴,传动电机固定端由河段两岸对应的岸坡锚固桩I固定在河岸上,河道侧壁上固定有滑道,滚轴上绕有滚带,由电机驱动端带动滚轴转动,从而实现滚轴上滚带沿着滑道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实现与滚带固定连接的隔流幕网I的上下移动;隔流幕网I上设有水温传感器、水质因子监测仪、水流流速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
其中,所述隔流幕网悬式单元包括端部固定在河段两岸的悬吊机构和垂直于水流方向布置的隔流幕网II,所述隔流幕网II通过至少三根拉伸索链与悬吊机构固定连接;悬吊机构包括电机以及与电机驱动端固定连接的辊筒,电机固定端由河段两岸对应的岸坡锚固桩II固定在河岸上,悬吊机构还包括绕在辊筒上且与辊筒传动连接的传动链以及与传动链末端连接的传动杆;每根拉伸索链一端与传动杆固定连接,拉伸索链另一端与隔流幕网II固定连接;电机转动,带动辊筒转动,从而实现辊筒上传动链的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与传动链固定连接的传动杆的上下移动;隔流幕网II上也设有水温传感器、水质因子监测仪、水流流速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65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户消费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拌合物容重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