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业务流引擎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时态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85610.7 | 申请日: | 2022-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03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马小计;陈敬柱;马昭辉;李林林;赵方博;张文超;王凯;刘金伟;张琪;韩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色蓝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10/0633;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天津垠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48 | 代理人: | 江洁;赵玉琴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业务 引擎 资源 环境 承载 能力 时态 模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业务流引擎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时态模型,属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时态模型技术领域,构建时态模型,根据具体业务目标,对业务流程的各业务节点、业务规则进行设定,内置专家处理模型和算法,通过开放式的模型管理工具、专业工具的模块化组装,完成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估预警的时态模型构建。本发明中,该模型基于自主研发的业务流引擎技术,利用开放式的模型管理工具、专业工具的模块化组装,实现流程的灵活定制,内置专家处理模型和算法,通过开放式接口,实现从数据录入、转换、建模、可视化输出的全流程自动化处理与可视化表达,提高了业务分析过程中的处理效率,增强了用户、模型、数据之间的交互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时态模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业务流引擎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时态模型。
背景技术
所谓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区域资源结构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区域环境功能仍有能力维持其稳态效应的条件下,区域资源环境系统所能承受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加剧,我国的资源环境形势相当严峻不容乐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如何解决以上矛盾和问题,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布局人类建设空间,提高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因此,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是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时态模型,对提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支撑国土空间配置和用途管制实施、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在自然环境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方面进行了研究。李宁等人,以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为基础,提出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控预警平台的设计框架,平台设计的逻辑结构、核心功能以及相对应的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估技术,并对该平台建设的困难、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李国明等人提出了一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通过数据采集终端采集区域资源环境实时数据,并发送至中央控制终端进行数据汇集、对比、分析和预测处理,得到预警数据发送到预警终端进行预警,得到处理结果数据发送到显示终端进行显示,不仅能够监控区域资源环境实时数据,而且能够根据区域资源环境实时数据进行环境承载力预警、提岀预防建议,同时能够根据目前区域资源环境实时数据预测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杨渺等人提出了一种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方法及系统,通过确定与比较综合指标预警等级、限制性指标预警等级,得到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结果,同时考虑了多指标综合预警及具有强烈资源环境优劣指示性的限制性指标预警,最终得到了具有更高准确度及可靠性的预警结果;张茂省等人提出了一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大数据智能测定系统及方法,通过挖掘复杂系统内部多层次指标之间的内部强关联关系,开展承载力的智能评价,并进行了输出结果的可视化展现。
现有模型虽可以有效的起到实时监控、评价、预警作用,具有各自独特的优势,但在模型可视化方面,主要对输出成果进行可视化,不便于用户实时掌握模型全流程的运行状况;在业务流程方面,为满足新时代资源环境业务需求,亟须对模型处理参数进行更具针对性、灵活的调整;在自动化处理方面,为更好的降低时间成本,亟须提高模型执行的自动化程度;在模型运行效率方面,因资源环境数据具有类型众多、海量、评价体系结构复杂的特点,亟须提高业务分析过程中的处理效率。因而有必要进行研究和改进,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向业务化发展,同可持续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在具有理论意义的同时具有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模型虽可以有效的起到实时监控、评价、预警作用,具有各自独特的优势,但在模型可视化方面,主要对输出成果进行可视化,不便于用户实时掌握模型全流程的运行状况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业务流引擎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时态模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色蓝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色蓝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56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