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隔孢伏革菌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85440.2 | 申请日: | 2022-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81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庞学勇;陈俊文;刘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9/02;C12N9/08;C05F17/20;C08H7/0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成都坤伦厚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7 | 代理人: | 吴亦雨 |
地址: | 610047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隔孢伏革菌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株隔孢伏革菌及其应用。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株隔孢伏革菌(Peniophora crassitunicata)HUA,保存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GMCC No.40186,保藏日期2022年4月29日。本发明提供了一株新的隔孢伏革菌,丰富了微生物资源库。所述隔孢伏革菌可在pH=3.0~9.0、15℃~35℃范围内生长,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因此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该菌株可同时分泌漆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对枝条废弃物具有良好降解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株隔孢伏革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果园等的生产管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植物废弃物。对于这类废弃物,目前主要的处理方式是焚烧和丢弃,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植物废弃物尤其是果园修剪废弃物主要由废弃枝条构成,其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素,在自然状态下存在降解效率低、分解时间长等问题;如果进行堆肥处理,容易出现局部厌氧,从而导致堆肥材料酸化,pH降低,进一步延长了堆肥时间。另外,果园的修枝废弃物大多产生于秋冬季和冬末初春,修剪后环境温度低,进一步抑制了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的活性,降低木质素的分解和转化,导致堆肥时间过长甚至堆肥启动失败。
当前研究虽已筛选出多株木质素高效降解菌,如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变色栓菌(Trametes versicolor)、杂色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等。但现已发现的木质素降解真菌大多适合在中性或微碱性(pH=6~8)条件下发挥功能,且对低温的适应能力差。
因此,选育耐酸、耐低温的木质素降解菌是解决秋冬季果园修剪废弃物自然堆肥资源化利用难题的重要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隔孢伏革菌及其应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株隔孢伏革菌(Peniophoracrassitunicata)HUA,保存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日期2022年4月29日,保藏编号CGMCC No.40186。
相应的,所述隔孢伏革菌在产漆酶中的应用。
相应的,所述隔孢伏革菌在产锰过氧化物酶中的应用。
相应的,所述隔孢伏革菌在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中的应用。
相应的,所述隔孢伏革菌在堆肥中的应用。
相应的,所述隔孢伏革菌在降解木质素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应用的温度为15℃~35℃。
优选的,所述应用的温度为25℃。
优选的,所述应用的pH为3~9。
优选的,所述应用的pH为5。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株新的隔孢伏革菌,丰富了微生物资源库。所述隔孢伏革菌可在pH=3.0~9.0、15℃~35℃范围内生长,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因此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该菌株可同时分泌漆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对枝条废弃物具有良好降解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菌株HUA的菌落形态示意图;
图2为菌株HUA的显微镜示意图;
图3为菌株HUA的系统发育树示意图;
图4为菌株HUA产三种木质素降解酶的酶活情况对比示意图;
图5为菌株HUA降解纤维素对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54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