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在线监测酱油品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85229.0 | 申请日: | 2022-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84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贺丽苹;黄华丹;曹庸;符姜燕;刘占;徐婷;林虹;扈圆舒;张灵芬;罗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9 | 分类号: | G01N21/359;G06F17/18;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2 | 代理人: | 马腾飞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 光谱 在线 监测 酱油 品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食品分析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在线监测酱油品质的方法,检测步骤为:首先采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酱油样品的原始近红外光谱,计算平均近红外光谱;利用偏最小二乘法,结合采用国标方法测定的酱油样品的成分含量;然后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和建模波段选择;分别建立酱油样品中pH、总酸、氨基酸态氮、含盐量、还原糖、全氮、可溶性无盐固形物、铵盐、总糖的近红外定量预测模型。本发明无需添加化学试剂,操作简单、高效,可实现在线监测,有效指导生产,降低成本,减少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快速检测分析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在线监测酱油品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酱油是一种由大豆、谷物(小麦)和矿物质制成的传统发酵食品,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全氮、总酸和氨基酸态氮是酱油三个最重要的必检质量指标。酱油常规检测的质量指标还有食盐、铵盐、还原糖、无盐固形物等。在酱油生产过程中对这些指标的检测基本是离线检测,而检测这些指标的方法比较繁琐费时,无法满足酱油生产现代智能化的要求,还增加了生产成本。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无需制样,无损测量,效率高,适合在线检测,无污染、分析结果重现性高等优点,因此近红外光谱分析可用于酱油的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在线监测酱油品质的方法,建立酱油生产过程中pH、总酸、氨基酸态氮、含盐量、还原糖、全氮、可溶性无盐固形物、铵盐、总糖的含量预测模型,为实现在线智能化监测酱油品质和质量控制提高了科学依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S1.采集不同发酵时间的酱油样品,分别进行离心取上清液;
S2.使用国标法测定酱油样品的pH、总酸、氨基酸态氮、含盐量、还原糖、全氮、可溶性无盐固形物、铵盐、总糖的含量;
S3.采集酱油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
S4.利用Thermo Fisher公司开发的TQ Analyst 9近红外建模软件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波段筛选;
S5.根据样品各个成分浓度的高低,采用隔三取一的方式划分样品的校正集和检验集;
S6.将酱油样品的平均近红外光谱与国标法测得的成分含量进行关联,建立酱油样品中pH、总酸、氨基酸态氮、含盐量、还原糖、全氮、可溶性无盐固形物、铵盐、总糖的定量预测模型。
S7.根据模型的校正集的决定系数(R2)、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检验集的决定系数(R2)、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来判断模型的质量,从而筛选出酱油样品中pH、总酸、氨基酸态氮、含盐量、还原糖、全氮、可溶性无盐固形物、铵盐、总糖的最佳近红外定量预测模型。
所述步骤S1中,酱油样品的前处理步骤为待测样品经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
所述步骤S3中,采用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的S450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对酱油样品进行光谱数据采集,仪器参数为:扫描范围为900nm-2500nm,以仪器内置背景为参比,分辨率为12cm-1,采样间隔为4nm,扫描次数6次。
所述步骤S4中,光谱预处理方法为一阶导数(FD)、二阶导数(MD)、多元散射校正(MSC)其中一种或两种。
所述步骤S4中,特征波段筛选采用软件TQ Analyst 9推荐方法进行选取。
所述步骤S6中,建立定量预测模型的方法采用的化学计量法为偏最小二乘法。
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52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株隔孢伏革菌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