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雨结构和空调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83674.3 | 申请日: | 202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9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云;单联瑜;吴俊鸿;彭光前;余杰彬;孟红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02 | 分类号: | F24F13/02;F24F7/04;F24F1/00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陈蕾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雨 结构 空调器 | ||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防雨结构和空调器。所述防雨结构设置于空调器新风管道的进风口处,且包括导流部和出水部。导流部包括环绕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周围的第一端部和在水平方向上远离所述进风口的第二端部,以将流动至所述进风口周围的雨水自所述第一端部引导至所述第二端部。出水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部,以将所述第二端部处的雨水排出。本公开中的防雨结构能够有效避免进风口周围的雨水被吸入空调器内。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防雨结构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新风空调从新风管道的进风口处吸入新风的过程中,也会将进风口周围的雨水一并吸入,导致雨水在室内机积存。当雨水积存过多后,在新风空调的运行过程中,雨水会从室内机的装配缝隙内流出滴入室内,进而影响到整机的舒适性和用户的使用性。
为了避免该现象的发生,现有的技术方案主要是通过设置开口朝下的进风口,或者通过安装具有开口朝下的进风口的防雨帽;但当新风空调处于高风速的工作状态时,沿着新风管道或者防雨帽的外侧壁流至进风口周围的雨水,依旧会被吸入室内机内。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防雨结构和空调器,该防雨结构能够有效避免进风口周围的雨水被吸入室内机。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防雨结构,设置于空调器新风管道的进风口处;所述防雨结构包括:
导流部,包括环绕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周围的第一端部和在水平方向上远离所述进风口的第二端部,以将流动至所述进风口周围的雨水自所述第一端部引导至所述第二端部;
出水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部,以将所述第二端部处的雨水排出。
可选的,所述导流部包括与所述新风管道的外侧壁相连的导流面,所述导流面与所述新风管道外侧壁相连的内边沿形成所述第一端部,所述导流面与所述内边沿相对设置的外边沿形成所述第二端部。
可选的,所述防雨结构包括环绕设置于所述外边沿的第一挡水部,所述第一挡水部位于所述导流面并突出设置于所述导流面。
可选的,所述导流面设有若干导流筋,所述导流筋沿所述第一端部指向第二端部的方向延伸。
可选的,所述防雨结构包括与所述导流面相对设置的第一下表面;所述防雨结构包括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一下表面边沿的第二挡水部,所述第二挡水部位于所述第一下表面并突出设置于所述第一下表面。
可选的,所述导流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夹角B;所述夹角B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30°。
可选的,所述出水部的出水截面与所述进风口的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或等于10㎜。
可选的,所述防雨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导流部一端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形成至少部分所述出水部。
可选的,所述出水部包括与所述第二端部连通的出水嘴,以将第二端部处的雨水汇成一束排出。
可选的,所述出水嘴包括与所述第二端部连通的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的底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大于等于90°且小于等于180°的夹角。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设备主体、新风管道和如上所述的防雨结构;所述新风管道连接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且包括开口朝下的进风口,所述防雨结构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周围。
可选的,所述新风管道包括管本体和防雨帽;所述防雨帽连接设置于所述管本体;所述防雨帽包括开口朝下的进风口。
可选的,所述进风口的直径大于所述管本体的直径。
可选的,所述防雨结构焊接固定于所述防雨帽。
可选的,所述防雨帽包括彼此焊接固定的第一本体件和第二本体件,所述防雨结构包括彼此焊接固定的第一防雨件和第二防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36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