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电渗联合式基坑降排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83521.9 | 申请日: | 202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5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邢慧堂;张锟;赵晨旭;王丹;吴波;韦煜;蒙国往;徐世祥;张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E02D19/20;E02D17/02;E02D17/04;E02D19/18;E02D17/18;E02D3/11;E03F3/04;E03F5/10;E03F5/14;E03F5/22 |
代理公司: | 南宁颂博远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41 | 代理人: | 吴宁芬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联合 基坑 排水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真空电渗联合式基坑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止水帷幕,基坑的外围设有该止水帷幕;
排水沟,基坑底部的四周设有位于所述止水帷幕内侧的排水沟;
集水井,基坑底部的周边设有与所述排水沟连通的集水井;
电渗降水区,其包括多个电渗井点,多个所述电渗井点间隔分布于基坑的底部,每个所述电渗井点包括间隔设置的阴极管和阳极管,所述阴极管和所述阳极管均埋设于基坑的底面;所述阴极管包括钢管和四通管,所述钢管下端的侧壁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四通管的下端开口与所述钢管的顶部开口连接,所述四通管的上端开口设有可拆卸的密封盖,所述钢管的底部开口设有过滤器;相邻两个所述四通管之间的侧壁开口通过抽水管连通;所有的所述电渗井点与电源连接;
第一真空抽水泵,其进水口与其中一根所述抽水管连通,所述第一真空抽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排水管与所述集水井连通;以及
第二真空抽水泵,其进水口与所述集水井连通,所述第二真空抽水泵的出水口与蓄水池连通,所述蓄水池设置于基坑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电渗联合式基坑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渗降水区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电渗降水区分别为第一电渗降水区和第二电渗降水区,两个所述电渗降水区均呈矩形状分布,且所述第一电渗降水区的所述电渗井点沿着基坑的周边间隔分布;所述第二电渗降水区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渗降水区的内部,且所述第二电渗降水区两条长边的对称轴与基坑两条长边的对称轴共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电渗联合式基坑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渗降水区由一个所述电源控制,且每个所述电渗降水区由一个所述第一真空泵进行排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电渗联合式基坑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能够嵌入所述钢管的底部开口内,且所述过滤器的底部设有位于所述钢管外的封口板;所述过滤器内填充有过滤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电渗联合式基坑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钢管的外侧包裹有导电土工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电渗联合式基坑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的顶部与相邻的所述通孔之间的距离不少于1000mm,且所述钢管的外侧与安装所述钢管的井点孔之间从下往上依次填充有粗砂和黏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电渗联合式基坑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管为异径接头,所述四通管上下两端开口的直径大于其侧壁开口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电渗联合式基坑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与所述四通管的侧壁开口之间通过止水阀连接;所述四通管的下端侧壁与所述钢管的上端侧壁之间设有膨胀止水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电渗联合式基坑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管为钢筋,所述阳极管的上端高出地面200~400mm,且所述阳极管入土深度比所述阴极管深500mm。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电渗联合式基坑降排水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施工准备:施工场地做到三通一平,合理布置材料存放区;
(2)井点定位:对电渗井点的位置进行布点定位;
(3)成孔:在电渗井点的布点位置上钻井点孔,用于安装阴极管和阳极管;
(4)埋管:阴极管埋设,在阴极管外裹上导电土工布,在埋管前,把过滤器嵌入阴极管的底部开口,由起吊设备和限位设备对阴极管进行精准埋设;阳极管埋设,阳极管埋设后其上端高出地面,且阳极管的入土深度要大于阴极管;
(5)井点孔回填:回填前需对阴极管进行清管处理,然后在井点孔和阴极管之间填砂,填至距离地面至少还有1000mm时用黏土封口捣实;阳极管埋设后回填原土;
(6)电渗区域布置:在阴极管上端卷上一层膨胀止水条,套上四通管;相邻阴极管上的四通管用抽水管连接;阳极管之间通过导电材料相互连接并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且阴极管之间也通过导电材料相互连接并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7)清理场地:清理电渗井点地面周围的金属和导电物质,然后在地面铺上沥青,形成绝缘层;
(8)降水系统运行:打开电源,地下水在电流作用下从阳极管附近向阴极管汇集;打开第一真空抽水泵,地下水在负压作用下被吸入至阴极管内部,然后被继续吸入抽水管,最后抽入至集水井中;打开第二真空抽水泵,集水井中的积水被抽到放置于基坑外的蓄水池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广西大学,未经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352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心室辅助装置
- 下一篇:车载数字钥匙控制系统、方法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