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油气井开采的气举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82749.6 | 申请日: | 2022-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3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曹洪亮;石美云;周宏;吴洪波;朱庆;钟磊;朱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伊斯顿过滤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34 | 分类号: | E21B43/34;E21B43/12 |
代理公司: | 成都精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38 | 代理人: | 王记明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油气 开采 过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油气井开采的气举过滤装置,包括生产套管、油管以及封隔器,在油管上段外壁上设有多个气举阀,重力分离器上的两个出液端分别通过输出管线连接有初级分离机构;在初级分离壳体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对接筒、缓冲筒,第一输出管与第二输出管分别与次级分离机构的进口连通,对接筒一端与输出管线连通,对接筒的另一端置于缓冲筒的开放端内,在对接筒内圆周壁上设有多个导流环。本发明中经过预处理后的气液由重力分离器的两个出液端依次经过初级分离机构和次级分离机构,通过后续初级分离机构与次级分离机构的分离处理,最终由次级分离机构的两个出口分别排出实现完全分离的气体与液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举采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油气井开采的气举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气举方式后端出气一般采用重力分离器或过滤分离器对气体气液分离,因气举时井筒中的液体产出量从几十升至几十立方每小时不等,现有分离器无法对瞬时气液分离,易造成液体和其他污染物进入集气管线,对后端工艺造成影响。如用采出气体回用至气举排气,一般采用气液分离和过滤分离结合的方式来满足API618标准,此配套工艺增加了投资成本,造成气举采气成本过高,投入产出比降低,无法满足规模化应用。
本发明针对气举工艺特性,采用新型气举净化装置,针对气举采气工况变化区间大,产出液量高的特殊工况,采用专用分离系统满足现场工况。气举排水采气技术是通过气举阀,从地面将高压气体注入停喷的井中,利用气体的能量逐级举升井筒中的液体并排出,使井恢复生产能力,气举一般分为连续气举和间歇气举,目前普遍采用连续气举方式。但是现有技术中利用重力分离器或过滤分离器在气举是对气体气液分离,特别是油气含量丰富的油井,现有设备的分离效率低下,极易对后端工艺造成影响。因此,急需一种能应对油气含量丰富的气举过滤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油气井开采的气举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缺陷。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适用于油气井开采的气举过滤装置,包括生产套管、油管以及封隔器,在油管上段外壁上设有多个气举阀,封隔器将油管上段与生产套管之间的环空分隔成封闭的气举区域,多个注气管的下端置于气举区域内,还包括重力分离器、初级分离机构以及次级分离机构,油管上端与重力分离器的进液端连通,重力分离器上的两个出液端分别通过输出管线连接有初级分离机构;
所述初级分离机构包括初级分离壳体,在初级分离壳体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对接筒、缓冲筒,在初级分离壳体的上端设有第一输出管、第二输出管,在初级分离壳体的下端设有第三输出管,第一输出管与第二输出管分别与次级分离机构的进口连通,缓冲筒的一端封闭且另一端开放,对接筒一端与输出管线连通,对接筒的另一端置于缓冲筒的开放端内,在缓冲筒的外圆周壁上设有多个滤孔,沿缓冲筒的轴向在其内圆周壁上设有多个导向板,沿对接筒的轴向在其内圆周壁上设有多个与导向板同轴的导流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伊斯顿过滤器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伊斯顿过滤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27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MIDI转TRS接口的转换器
- 下一篇:一种农业蔬菜育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