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桥MMC故障电流抑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82288.2 | 申请日: | 2022-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9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锐雄;陈建福;唐捷;陈勇;李振聪;裴星宇;程旭;李建标;吴宏远;曹健;许育炼;喻松涛;韦甜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H02H3/087;H02H9/02;H02J3/38;H02J3/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晓娟 |
| 地址: | 510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mc 故障 电流 抑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半桥MMC故障电流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抑制的MMC换流站的基本参数,根据所述基本参数计算MMC换流站闭锁前的故障电流值;
在MMC换流站发生故障后且闭锁前,根据所述故障电流值选取限流电抗器对故障电流进行抑制,并根据MMC换流站的控制模式类型选取不同的虚拟阻抗控制对故障电流进行抑制;
在MMC换流站闭锁后,通过超导限流器对故障电流进行限制直至故障电流小于直流断路器的最大开断能力后,通过直流断路器对故障电流进行抑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桥MMC故障电流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阻抗控制包括:定电压控制方式和定功率控制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桥MMC故障电流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电压控制方式的虚拟阻抗电压计算公式为:
式中,Im为电流测量值,Zv为虚拟阻抗值,ΔUV为虚拟阻抗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桥MMC故障电流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功率控制方式的虚拟阻抗功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Im为电流测量值,Zv为虚拟阻抗值,ΔPV为虚拟阻抗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桥MMC故障电流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超导限流器对故障电流进行限制直至故障电流小于直流断路器的最大开断能力后,通过直流断路器对故障电流进行抑制,具体包括:
通过超导限流器对MMC桥臂续流电流进行限制,并基于续流电流计算公式计算限制后的故障电流;
当限制后的故障电流小于直流断路器的最大开断能力时,通过直流断路器对故障电流进行抑制;
其中,所述续流电流计算公式为:
式中,I0_MMC为MMC换流站闭锁时刻桥臂电流,Lbridge为桥臂电感,RL为放电回路电阻值,RSR为超导限流器的失超电阻。
6.一种半桥MMC故障电流抑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抑制的MMC换流站的基本参数,根据所述基本参数计算MMC换流站闭锁前的故障电流值;
第一抑制模块,用于在MMC换流站发生故障后且闭锁前,根据所述故障电流值选取限流电抗器对故障电流进行抑制,并根据MMC换流站的控制模式类型选取不同的虚拟阻抗控制对故障电流进行抑制;
第二抑制模块,用于在MMC换流站闭锁后,通过超导限流器对故障电流进行限制直至故障电流小于直流断路器的最大开断能力后,通过直流断路器对故障电流进行抑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桥MMC故障电流抑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阻抗控制包括:定电压控制方式和定功率控制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桥MMC故障电流抑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电压控制方式的虚拟阻抗电压计算公式为:
式中,Im为电流测量值,Zv为虚拟阻抗值,ΔUV为虚拟阻抗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桥MMC故障电流抑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功率控制方式的虚拟阻抗功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Im为电流测量值,Zv为虚拟阻抗值,ΔPV为虚拟阻抗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桥MMC故障电流抑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抑制模块,具体用于:
在MMC换流站闭锁后,通过超导限流器对MMC桥臂续流电流进行限制,并基于续流电流计算公式计算限制后的故障电流;
当限制后的故障电流小于直流断路器的最大开断能力时,通过直流断路器对故障电流进行抑制;
其中,所述续流电流计算公式为:
式中,I0_MMC为MMC换流站闭锁时刻桥臂电流,Lbridge为桥臂电感,RL为放电回路电阻值,RSR为超导限流器的失超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228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