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改进的信号发生器的电穿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82114.6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8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贝亚特·施塔德尔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因诺维奥制药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02 | 分类号: | A61N1/02;A61N1/04;A61N1/08;A61N1/20;A61N1/32;H02M1/00;H02M3/24;H02M3/335;H02M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杜升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改进 信号发生器 穿孔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具有改进的信号发生器的电穿孔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穿孔装置的手持机,所述电穿孔装置具有改进的信号发生器。所述信号发生器包括初级绕组和多个次级绕组,其中所述多个次级绕组以串联配置耦合在一起。存储电容器和回扫二极管耦合到所述多个次级绕组中的每一个。所述信号发生器包括信号放大器和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被配置成将来自电源的电压供应在所述初级绕组上。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12月28日、发明名称为“具有改进的信号发生器的电穿孔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80076947.8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引证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15年12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271,955的优先权。以上提及的申请特此以引用的方式并入。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方案涉及一种电穿孔装置,所述电穿孔装置具有用于生成高压电穿孔信号的改进的信号发生器。
背景技术
诸如电穿孔装置的医疗装置需要高压发生器来生成必要的供能。在电穿孔过程期间,电极与靶组织的接触需要以特定电压和安培数递送电力以便于产生所需电穿孔效应(例如,在0.5Amps下为200V)。一般而言,电穿孔过程期间所需的高压电平需要包括多个高容量电容器的电压发生器。这些电容器反过来在物理尺寸上非常庞大并且在可以开始电穿孔过程之前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段来充电。这些属性对于大小和重量都要保持最小的手持单元来说是繁琐的。另外,长充电时间会阻碍用户以及时而准确的方式施用电穿孔治疗的能力。更进一步,基于电容器的系统会遭受随时间而变化的信号退化。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信号发生器,所述信号发生器生成多个较低电压并且将其串联地组合来产生高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穿孔装置的手持机,所述手持机包括壳体;以及信号放大器,所述信号放大器定位在壳体内。其中信号放大器包括初级绕组;以串联配置耦合在一起的多个次级绕组,其中存储电容器和回扫二极管(续流二极管,fly-back diode)耦合到多个次级绕组中的每一个;以及阵列,所述阵列具有与信号放大器电连通的多个电极。
另一方面,电穿孔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信号发生器,所述信号发生器定位在壳体内。信号发生器包括信号放大器,所述信号放大器具有初级绕组和以串联配置偶合在一起的多个次级绕组,其中存储电容器和回扫二极管耦合到多个次级绕组中的每一个;电源;以及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被配置成将来自电源的电压供应在初级绕组上;以及阵列,所述阵列具有与信号发生器电连通的一个或多个电极。
仍然另一方面,电穿孔系统包括基站;以及手持机,所述手持机可移除地耦合到基站。手持机包括壳体、注射组件、电源和信号发生器,所述信号发生器定位在手持机的壳体内并且与注射组件可操作地连通。信号发生器包括信号放大器,所述信号放大器具有初级绕组以及以串联配置偶合在一起的多个次级绕组,其中存储电容器和回扫二极管耦合到多个次级绕组中的每一个;以及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被配置成将来自电源的电压供应在初级绕组上;以及阵列,所述阵列具有自其延伸并与信号发生器电连通的至少一个电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呈对接配置的手持机和基座单元的电穿孔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图1的电压放大器的图。
图3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图1的信号发生器和电源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解释本公开的任何实施方案之前,应理解,本公开在其应用方面不限于以下描述中阐述或附图中示出的部件的构造和布置的细节。本公开能够具有其他实施方案并且以各种方式实施或执行。
还应注意到,许多其他结构部件可以被利用来实施本公开。另外,且如随后段落中所描述,图中所示的特定配置意在例举本公开的实施方案。替代配置是可能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因诺维奥制药公司,未经因诺维奥制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21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