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5G可视化的配网作业智能监控管理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81277.2 | 申请日: | 2022-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9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 发明(设计)人: | 郑欣;安志国;易满成;俞思帆;刘晓东;钟泽权;谢磊;田柯;李颂杰;曹嘉强;祁倬锐;张义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郑秋松 |
| 地址: | 5106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可视化 作业 智能 监控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5G可视化的配网作业智能监控管理系统,包括现场终端、音视频通讯模块、业务终端、远程终端、多人远程协作指导模块、远程多端实时监管模块、知识库和图纸库,现场终端包括均设有摄像头的第一视角设备、第三视角设备,第一视角设备、第三视角设备均与音视频通讯模块连接,音视频通讯模块与业务终端、远程终端共同连接,远程终端包括专家端以及监管端,专家端、监管端共同连接有多人远程协作指导模块,监管端单独连接有远程多端实时监管模块,多人远程协作指导模块连接有知识库以及图纸库。本发明能够在配网施工时,提供多视角安全监管、以及远程协作指导功能,加强安全生产以及监管指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监控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5G可视化的配网作业智能监控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配网是指配网工程,指电网公司投资的10kV及以下线路和设备新建或者改造的工程项目;10kV配电网在整个电网中十分重要,是电网的基础;配网工程建设能够完善10kV电网结构,使配网结构更趋合理,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配网安全运行水平。
配电网具有电压等级多,网络结构复杂,设备类型多样,作业点多面广,安全环境相对较差等特点,因此配电网的安全风险因素也相对较多。另外,由于配电网的功能是为各类用户提供电力能源,这就对配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需要加强工程风险分析、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现有的配网作业时,存在以下安全缺陷:
1.当现场遇到问题时,缺乏高效的沟通管理机制,受制于专家到场时间等因素,造成事故处理滞后;
2.安全监督员监管视角受限,无法实时掌握高空人员作业情况;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提供多视角安全监管、以及远程协作指导功能的配网作业智能监控管理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5G可视化的配网作业智能监控管理系统,提供多视角安全监管、以及远程协作指导功能的配网作业智能监控管理技术,为临时方案变更、突发事故处理等紧急情况提供远程实时指导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5G可视化的配网作业智能监控管理系统,包括:
现场终端、音视频通讯模块、业务终端、远程终端、多人远程协作指导模块、远程多端实时监管模块、知识库和图纸库;
现场终端包括第一视角设备和第三视角设备,第一视角设备、第三视角设备均与音视频通讯模块连接,音视频通讯模块与业务终端、远程终端共同连接,
远程终端包括专家端和监管端,专家端、监管端分别与多人远程协作指导模块连接,
监管端还与远程多端实时监管模块连接,知识库、图纸库分别与多人远程协作指导模块连接;
所述第一视角设备和第三视角设备均设有摄像头,分别采集第一视角作业数据和整体作业数据,通过音视频通讯模块传递给远程终端,并传递到专家端、监管端,所述专家端、监管端通过多人远程协作指导模块调取知识库、图纸库内的资料;
所述业务终端用于接入整个系统完成任务分配,多人远程协作指导模块用于完成对一线操作人员的配网操作指导,远程多端实时监管模块用于完成对配网操作过程的监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多人远程协作指导模块设有多方远程协作模块和远程协作指导模块,多方远程协作模块包括多人会议创建模块、会议管理模块和多人远程会议模块;远程协作指导模块包括3D场景同步模块、画面实时同步模块和协作指导工具;
所述多人会议创建模块用于创建集体会议,所述会议管理模块用于对当前会议进行管理,所述多人远程会议模块用于开展多人远程会议,进行音视频实时通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12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