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池运行控制的电池充放电保护方法及管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575716.9 | 申请日: | 2022-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4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东;阎贵东;吴若渠;黄传仁;张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今朝时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G01R31/382;H01M10/4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勤知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9 | 代理人: | 何兵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池 运行 控制 放电 保护 方法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电池管理领域,涉及数据分析技术,用于解决传统电池管理系统无法为电池的充放电过程设立准确的监控标准,导致监控分析结果准确性不高的问题,具体是基于电池运行控制的电池充放电保护方法及管理系统,包括运行监控模块、充电监控模块、切换管理模块以及异常分析模块;所述运行监控模块与切换管理模块以及异常分析模块通信连接,所述充电监控模块与切换管理模块以及异常分析模块通信连接;本发明通过切换管理模块可以自动对电池进行充流赋值范围与运流赋值范围分析,进而可以保证电池在状态切换之后可以根据电流幅值标准进行状态监测分析,进而保证电池可以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进行充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管理领域,涉及数据分析技术,具体是基于电池运行控制的电池充放电保护方法及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存在下面的一些缺点,如存储能量少、寿命短、串并联使用问题、使用安全性、电池电量估算困难等,电池的性能是很复杂的,不同类型的电池特性亦相差很大,电池管理系统主要就是为了能够提高电池的利用率,防止电池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监控电池的状态,随着电池管理系统的发展,也会增添其它的功能。
现有的电池管理系统可以在电池充电或放电过程中对电池的状态进行监控分析,但是缺少根据电池充电状态对放电过程进行放电电流监测的功能,同时也无法根据电池放电状态对充电过程进行充电电流监测,进而无法为电池的充放电过程设立准确的监控标准,导致监控分析结果准确性不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电池运行控制的电池充放电保护方法及管理系统,用于解决传统电池管理系统无法为电池的充放电过程设立准确的监控标准,导致监控分析结果准确性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提供一种可以在电池充放电切换时进行电流幅值电池管理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电池运行控制的电池充放电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电池运行时对电池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分析并得到运行系数,通过运行系数的数值大小对电池的运行状态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在电池运行状态不满足要求时向异常分析模块发送异常信号;
步骤二:在电池充电时对电池的充电状态进行监控分析并得到充电系数,通过充电系数的数值大小对电池的充电状态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在电池运行状态不满足要求时向异常分析模块发送异常信号;
步骤三:在电池充电开始之前对电池运行过程中的状态系数进行分析得到充流赋值范围,将充流赋值范围发送至充电监控模块进行充电电流监控;在电池运行开始之前对电池充电过程中的充电系数进行分析得到运流赋值范围,将运流赋值范围发送至运行监控模块进行运行电流监控;
步骤四:对异常分析模块接收到的异常信号的次数与频率进行计算分析得到状态系数,通过状态系数的数值大小对电池的使用状态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在电池的使用状态不满足要求时向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发送检修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一中运行系数的获取过程包括:在电池运行时获取电池的电压数据、放温数据以及冷液数据;电池的电压数据获取过程包括:获取电池运行时的电压值以及运行电压范围,将运行电压范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平均值标记为电压标准值,将电压值与电压标准值的差值的绝对值标记为电压数据;电池的放温数据获取过程包括:获取电池运行时的温度值以及运行温度范围,将运行温度范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平均值标记为温度标准值,将温度值与温度标准值的差值的绝对值标记为放温数据;电池的冷液数据的获取过程包括:将冷却液的流入温度标记为进温值,将冷却液的流出温度标记为出温值,将出温值与进温值的差值标记为冷液数据;通过对电池运行过程中的电压数据、放温数据以及冷液数据进行数值计算得到电池的运行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今朝时代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今朝时代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57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乙烯醇/聚乙烯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减小形状因子的口腔冲洗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