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水锤效应的管道抗堵再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72808.1 | 申请日: | 202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6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梁忠伟;沈忠健;刘晓初;邹涛;萧金瑞;朱香进;古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23/00 | 分类号: | A01C23/00;B08B9/027;B08B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刘志敏 |
地址: | 510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效应 管道 抗堵再 混合 装置 | ||
1.一种基于水锤效应的管道抗堵再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管道(1)、震动发生器(2)以及电磁阀(3),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管道(1)的输入端连接输水管,所述混合管道(1)下方设置有震动发生器(2),所述混合管道(1)的输出端连接有电磁阀(3),所述震动发生器(2)的输入端与混合管道(1)之间通过单向阀连接,所述震动发生器(2)的输出端越过电磁阀(3)通过单向阀与震动发生器(2)的输出管路连接;
所述震动发生器(2)包括箱体(9)、安装在箱体(9)两侧的箱体流体入口(10)以及箱体流体出口(11)、内部震动装置,所述内部震动装置设置在箱体(9)的内部,所述内部震动装置与箱体流体出口(11)以及箱体流体入口(10)保持连通;
所述内部震动装置包括三通管(12)、液压马达一(13)、连通管道(14)、液压马达二(15)、偏心凸轮(16)以及流出管道(17),所述液压马达一(13)以及液压马达二(15)分别镜像错位安装在箱体(9)的上下两侧内壁上,所述三通管(12)与箱体流体入口(10)保持连通,所述三通管(12)的一端与液压马达一(13)输入端连接,所述液压马达一(13)的输出端与连通管道(14)连接,所述连通管道(14)另外一端与液压马达二(15)连接,所述三通管(12)的另外一端与液压马达二(15)的输入端连接,连通管道(14)的中间端连接有流出管道(17),所述流出管道(17)与箱体流体出口(11)连接,所述液压马达一(13)以及液压马达二(15)的输出轴上安装偏心凸轮(16),两个偏心凸轮(16)处于一个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锤效应的管道抗堵再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管道(1)内部设置有一体化腔道,所述腔道包括第二流腔(4)、震动腔(5)以及第一流腔(6),所述混合管道(1)对应第一流腔(6)位置上开设有高压出口(7),所述高压出口(7)上设置有滤网安装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水锤效应的管道抗堵再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腔(5)位于震动发生器(2)的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锤效应的管道抗堵再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9)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支架,所述连通管道(14)、三通管(12)以及流出管道(17)分别与对应的安装支架固定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锤效应的管道抗堵再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流体入口(10)为缩口入口,箱体流体出口(11)为扩口出口,所述箱体流体入口(10)以及箱体流体出口(11)的内壁夹角为三十度到九十度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水锤效应的管道抗堵再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流体入口(10)以及箱体流体出口(11)的内壁夹角为六十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280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曲线差速齿轮高精度成形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钢管混凝土边框组合剪力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