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释抑芽剂、在马铃薯抑芽中的应用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69636.2 | 申请日: | 202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88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敏;傅茂润;袁丽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齐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B7/154 | 分类号: | A23B7/154;A23P10/30 |
代理公司: | 济南市易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25 | 代理人: | 江莉莉 |
地址: | 250199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释抑芽剂 马铃薯 中的 应用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贮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抑制马铃薯发芽的缓释抑芽剂、用途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抑芽剂是以岩藻多糖和水杨酸甲酯为原料制备所获得的,岩藻多糖与水杨酸甲酯的重量体积比为1g:2mL。上述抑芽剂的制备方法是,将岩藻多糖溶解后,加入吐温和水杨酸甲酯,采用超声波‑微波联合法促进溶解,再与氯化钙溶液混合,获得水凝胶。本发明中配合特定的方法制备获得的马铃薯缓释抑芽剂,其原料无毒无害、成本低、制备工艺步骤简单,解决了水杨酸甲酯易氧化、释放速度快、药效不持久的问题,对已过休眠期的马铃薯块茎抑芽效果显著,实用性强,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贮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抑制马铃薯发芽的缓释抑芽剂,还涉及到上述抑芽剂的应用以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是茄科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矿物质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被列为第四大主粮并进行推广。发芽是造成马铃薯贮藏期损失的主要原因,发芽导致其营养成分流失,产生有毒物质龙葵素。因此,有效抑制块茎发芽是马铃薯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商业应用抑制马铃薯发芽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采用冷藏,置于2~4℃冷藏条件下,可以延长休眠期,不会发芽,一旦出库进入物流环节就会很快发芽。二是采用低温与抑芽剂结合使用,目前主要以氯苯胺灵(CIPC、戴科)为主,市场上可以购买到的有氯苯胺灵粉剂、气雾剂和乳油,在休眠期使用能起到很好的抑芽作用,但是对已过休眠期的马铃薯使用氯苯胺灵则抑芽效果很差,且氯苯胺灵属于农药中的除草剂类,对人类和其它动物有致突变和致癌作用,在美国和欧盟已被禁用,中国也已颁布法规,将逐步取消其使用。安全高效的针对休眠解除和出库后马铃薯的抑芽剂产品的开发迫在眉睫。
研究表明,薄荷、葛缕子、莳萝、留兰香、茉莉、百里香、肉桂等植物的精油对马铃薯发芽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水杨酸甲酯是冬青精油的主要成分,其对马铃薯的抑芽作用还未见报道。植物精油易受空气、光照以及温度的影响,导致易氧化、挥发较快,且用量高、价格高,限制了其应用。
目前精油的包埋主要以微胶囊、微球为主。水凝胶是以物理或化学方式交联形成的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其在药物传递、生物医学、组织工程和食品工业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与传统水凝胶材料相比,多糖水凝胶材料如纤维素、海藻酸钠、壳聚糖、黄原胶、透明质酸、魔芋葡甘露糖、果胶等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因而成为研究热点。
岩藻多糖,又称褐藻糖胶、墨角藻多糖、褐藻聚糖硫酸酯,主要单糖为L-岩藻糖,主要来源于褐藻,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衰老、抗病毒等作用,被开发用于保健品和饮料,是一种食品级海洋活性物质。目前对岩藻多糖的研究主要以活性物质的应用为主,市场上的产品以原料供应为主,而忽略了其作为多糖的凝胶特性。现有的马铃薯抑芽剂主要以粉剂、喷雾剂、微胶囊为主,释放速率迅速彻底,无法持续供药。
为此需要发明一种能迅速释放、持续供药并且抑芽效果优异的马铃薯抑芽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铃薯缓释抑芽剂,还提供了上述的抑芽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中,创造性的将岩藻多糖和水杨酸甲酯制备所获得的缓释抑芽剂应用于抑制马铃薯发芽中,抑芽效果优异,具体的,岩藻多糖与水杨酸甲酯的重量体积比为1g:2mL。
本发明还要提供的是,一种缓释抑芽剂,是以缓释载体岩藻多糖和抑芽活性成分水杨酸甲酯为原料制备而成的。该缓释抑芽剂中,岩藻多糖与水杨酸甲酯的重量体积比为1g:2mL。
更具体的,上述的用于抑制马铃薯发芽的缓释抑芽剂,是将岩藻多糖溶解后加入水杨酸甲酯和乳化剂制备成乳液,再加入氯化钙制备所获得的。
上述的缓释抑芽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S1:取岩藻多糖倒于蒸馏水中,置于磁力搅拌器加热溶解,分别加入吐温、水杨酸甲酯,高速加热搅拌15min制备均匀乳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工程学院;齐鲁工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工程学院;齐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96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