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气保暖的羽绒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69011.6 | 申请日: | 202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9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吴昆明;张传贵;刘汉清;聂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梵(浙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杜瑶 |
地址: | 310016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气 保暖 羽绒服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服装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气保暖的羽绒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层叠设置的基布层、保暖层、多孔结构的TPU薄膜层,所述保暖层通过浸轧式染整结合在所述基布层上,其中,所述保暖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70重量份数聚氨酯、50‑70重量份数的二氧化硅气凝胶、20重量份数的石墨烯颗粒、0.1‑0.5重量份数的改性致孔剂;本发明面料的保暖层中聚氨酯具有良好的粘接强度、韧性与耐磨性,染整结合在在基布层面料后,能大幅提升面料的保暖性能,又通过二氧化硅气凝胶、多孔石墨烯颗粒的联用,二氧化硅气凝胶内存在无数多个纳米级的气孔,能够提高保温和透气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服装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气保暖的羽绒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服装以面料制作而成,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羽绒服也不例外。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呈现出自身的高贵完美,手感柔软。但是从总体上来讲,羽绒服优质、高档的面料,大都具有穿著舒适、吸汗透气、悬垂挺括、视觉高贵、触觉柔软等几个方面的特点。特别是,由于清洗频率相对较低,在保暖性等性能方面就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现有的羽绒服面料大都采用表面涂敷法涂覆多层功能性涂层,虽有一定的防风、保暖性能,但是因表面涂敷开孔极不均匀和涂层性能的不稳定,导致透气性较差,不能适应户外严寒环境下穿着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气保暖的羽绒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其解决了现有羽绒服面料保暖性能差、透气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透气保暖的羽绒服面料,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层叠设置的基布层、保暖层、多孔结构的TPU薄膜层,所述保暖层通过浸轧式染整结合在所述基布层上,其中,所述保暖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70重量份数聚氨酯、50-70重量份数的二氧化硅气凝胶、20重量份数的石墨烯颗粒、0.1-0.5重量份数的改性致孔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的改性致孔剂为硅烷偶联剂和恶唑啉对致孔剂改性得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致孔剂为氯化钠、氯化钾、柠檬酸钠、碳酸氢钠、碳酸氢钾、卵磷脂、甲壳素中的其中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的基布为70%涤纶、30%聚芳酯纤维编织而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其中,所述TPU薄膜层的厚度为0.08-0.15mm,每平方厘米TPU薄膜层上至少有500个透气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石墨烯颗粒直径为150-300μm。
一种如上述任一项所述透气保暖羽绒服面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步骤一:将涤纶、聚芳酯纤维编织制得基布层;
步骤二:将致孔剂中加入一定量的硅烷偶联剂和恶唑啉,40-60℃下搅拌20-60min,得到混合液A;
步骤三:取二氧化硅气凝胶和上述混合溶液A按比例混合,在250-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5-10min,得到混合液B;
步骤四:取聚氨酯和上述混合液B按比例混合,再边搅拌边按比例加入石墨烯颗粒,继续搅拌至少50min,静置2-3h,即得保暖层混合液;
步骤五:将上述得到的基布层浸泡在保暖层混合液中浸轧处理,浸轧工艺具体为二浸二轧,浸泡时间3-5min,轧液率为75-90%;浸轧结束后进行预烘和焙烘,预烘温度为50-80℃,预烘时间为4-8min,焙烘温度为120-140℃,焙烘时间为3-4min,再经充分水洗后60-80℃烘干,在得到的基布层上的保暖层外侧通过粘接剂粘接TPU薄膜层,再通过热压后即得到一种透气保暖的羽绒服面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梵(浙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高梵(浙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90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